首頁 > 正文
渝北區智慧農業助推鄉村振興

  原標題:打造智慧農業典範 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渝北區智慧農業助推鄉村振興

大盛鎮青龍村

興隆鎮石斛種植基地

大盛鎮青龍村無人植保機

統景鎮智能兔場

興隆鎮智慧種苗工廠

  渝北,重慶的北大門,是主城區重要經濟板塊;渝北,全國少有的“空鐵公水”多式聯動樞紐,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要樞紐節點;渝北,集大城區、大農村於一體,正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在數字化、信息化、“互聯網+”農業模式的今天,渝北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特別是注重發展智慧農業,這為鄉村振興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而今,渝北區正謀劃建設全市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大區、高水平開放的臨空大區、高能級策源的科創大區、高品質生活的城鄉大區“四個大區”。

  近年來,渝北區經濟社會發展態勢穩步向好。全區堅持農業穩區,點線面結合,示範帶動,抓特色、出亮點、爭一流,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渝北以高質量創建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區為目標,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新業態,農村人居環境、村集體經濟、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再上新&階,鄉村振興試驗示範效應日益凸顯。渝北把發展智慧農業作為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廣山地特色智慧農業新技術新裝備,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推動農業農村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2017年被評為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範基地;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渝北區都市特色農業智慧化項目,被評為2019年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創新項目;2020年被評為全國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在建設智慧農業中,渝北着力抓好示範點建設,引進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趙春江、榮廷昭院士專家工作隊,對全區信息化建設進行技術指導。全區先後建成全國首個初級農産品産銷對接平台、全市首個光電智能農業産業化實驗基地、智慧種苗工廠、食用菌工廠、全國首個丘陵地區無人果園等智慧農業示範基地。

  與此同時,渝北着力加強智慧農業培訓指導。依託高素質農民培育等項目,定期對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各鎮農業(社區)服務中心以及區農業農村委相關信息管理人員進行智慧農業技術及應用培訓。累計舉辦智慧農業21期,培訓1000餘人次。創新開展渝北區“青年網農”直播帶貨成長計劃活動,培育“青年網農”100余名;開展現代農業人才培訓,培育農機手150餘人。

  目前,渝北正抓緊儲備一批高質量的智慧農業項目,力爭打造一批智慧農業示範點。加強對智慧農業從業人員素質提高,定期與不定期邀請智慧農業專家對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技術指導與培訓;開展智慧農業知識宣講,組織農業經營主體學習參觀,增強他們對智慧農業的認識與了解,助推全區智慧農業快速發展。

  鏈結》》

  數字賦能全國首個丘陵無人果園

  今年8月,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如期舉行。在智博會上發布了運用農業遙感、AI識別、數據挖掘、智能農機等先進信息技術,渝北大盛鎮青龍村建成了全國首個丘陵地區無人果園。這引起了國內外參會者的高度關注,也標誌着渝北智慧農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數字賦能農業發展,果園管護精準升級。2018年,大盛鎮青龍村整村推進宜機化整治,建成2350畝的重慶市首個丘陵山區現代化水果産業基地。該基地圍繞農旅融合發展思路,按照現代農業要求,突出科技含量,初步實現了“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組織化、品牌化、信息化、景觀化”目標,是丘陵山區農業現代化的有效探索,有利於解決西部山區農業效率低、産出少的現實問題,在農業科學技術應用和普及上展現了良好效果。

  去年以來,青龍村以果園為載體,實施智慧農業項目——丘陵山地無人果園管理平台。該平台以“1+4”模式為架構,“1”即一個數據中心,“4”即果園環境監測、精準管理、遠程監控和智能農機等四大功能,從而實現種植生産作業遠程實時監管,提升生産管理作業效率,確保果園智慧生産管控能力。

  果園管理平台,構築了地塊級山地農業三維數字地圖,搭建了天空地多源協同智能監測體系,構建了基於作物模型的精準管理系統,探索了無人農機高效協同作業模式。

  該平台將三維模型數據、環境數據、作物生理數據、地塊屬性數據、智能農機數據等進行全面匯聚融合,針對每一個空間,智能獲取種植規模、果樹數量、地塊屬性等數據,疊加果樹品種、樹齡、冠幅等信息,結合果園全景VR、視頻監控、物聯網設備情況以及農機作業數據,精準刻畫了集6大果樹品種的2000余畝果園,實現了立體化果園數據的“聚通用”。

  通過平台建設,該項目基本實現農業決策、監管和服務的信息化,從而實現農業生産信息化、農業經營信息化、農業管理信息化和農業服務信息化,達到提升增強園區農業生産的監管與決策效率、提升強化農業企業生産經營管理能力、提升農民獲取知識信息達到科學種養的能力。

  智能化建成肉兔養殖標準示範場

  全智能化無死角監控系統,全方位24小時動態智能化監控,對肉兔生長環境進行智能化監控——走進渝北區長堰肉兔示範場,只見這裡規範建設“兔子的家”十分有序,工作人員正加緊對新生幼兔進行護理,溫順的小幼兔十分可愛。

  長堰肉兔示範場由渝北區統景鎮長堰村集體農村股份制經濟組織於2020年10月修建完成,計劃年産肉兔6萬至7萬隻。截至2021年10月,出欄優質肉兔3.1萬隻,産值達134萬元,利潤22萬。近期出欄了肉兔2900隻左右,出生新生幼兔約5000隻。

  該場位於渝北區東北部,統景鎮東部,距鎮政府所在地約3.5公里,東鄰江口村、南界禦臨河、西連勝利村、北接遠景村。地形以丘陵為主,平均海拔高度245米,其中最高海拔尖山為290米。距離草統路主要道路有3.5公里,距離319國道17公里,距離包茂高速路口1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該示範場佔地10余畝,總投資700余萬元,擁有標準化兔舍4棟,養殖籠位5000余個。現養殖伊拉配套係父母代種兔1570隻,年出欄商品兔6萬餘只,年産值250萬實現利潤60萬以上。目前該場是西南地區最具智能化的肉兔養殖標準示範場。長堰肉兔養殖場還配套了投料、清糞、噴霧消毒、生物除臭等多套智能化系統,除人工注射疫苗外,該場其他程序全部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打造出“智能養兔”新模式。

  該場採取了多個全智能化系統:採取了全自動化投料系統,可避免因投料不標準影響兔群健康生長;全智能化溫控系統,可對兔子生長環境進行智能化控制,有效減少有害氣體影響兔群生長,讓兔群在最舒適的環境中健康生長;全自動化清糞系統,全程飼養員零接觸糞便,避免了糞便對兔子的污染,減少疾病;全自動化定時噴霧消毒,定期對養殖環境進行噴霧消毒,減少疫病傳播;全智能化生物除臭系統,通過微生態生物除臭減少對外大環境污染;全程採用人工授精同進同出的繁育方式,即同期發情同期配種同期産子同期出欄的工廠化規模化養殖。

  智能技術的應用,讓人們工作變得輕鬆,經濟效率也大大提高。智慧農業不只發生在田間地頭,也在改變着傳統養殖,顛覆着人們的認知。

  採用穴盤育苗興建智慧種苗工廠

  這幾天,渝北區興隆鎮幸福村(新寨村)南北大道旁邊的興隆鎮智慧種苗工廠裏,工作人員正在進行1600萬餘株蔬菜和花卉的育苗。

  興隆鎮種苗工廠建於2020年,年産1.5億株種苗。主要有白菜、菠菜、蘿蔔、矮牽牛、海棠、馬鞭草等約60個品種。

  智慧種苗工廠溫室設施部分採用全開窗屋面,具有高效的節能效果。室內配備“人工光+光照”系統、空氣加溫系統、水平循環風扇系統、智能肥水一體化精準灌溉系統、雨水回收系統等,實現一鍵操控。種苗線配備高速智能全自動播種線設備一套,可以實現各類種子播種的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每天可播種數百萬粒;同時配備智能選苗補苗機器人,可以實現每小時6500株以上的選苗補苗,極大提高種苗生産的自動化,大量節省人工成本。智慧種苗工廠的生産採用全球領先的穴盤育苗技術、人工光培育技術和水培技術,工廠化、規模化、智能化生産各類蔬菜、花卉、茶葉及其它各類經濟林木種苗。

  目前,智慧種苗工廠一期為9600平方米,每年可生産蔬菜、花卉、景觀苗木、茶葉等植物種苗5000萬株;二期將擴建溫室1.7萬平方米,達到年産1.5億株種苗規模,目前二期正在建設當中。整個項目完全建成後,機器人智能育苗、手機遠程控制、物聯網技術的運用等,可滿足數十萬畝蔬菜基地用苗及其它經濟作物種苗,提高産能15%-20%,畝增收300元-400元。(賀雪嬌 圖片由渝北區農業農村委員會提供)

編輯: 葛琦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7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