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游客在拾光買賣街選購新年禮物。記者 王海欣攝
大年初二的圓明園,大風帶來刺骨的寒意,可熱情的游客依然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探向圓明園新春游園會的中心地帶——三園交界處。小吃、互動游戲、手工藝品售賣等聚集在此,吸引着摩肩接踵的人群感受濃郁的年味兒。坐落在這片區域的沉浸式光影宮廷市集“拾光買賣街”,因上榜北京網紅打卡地榜單,成為眾多市民和游客的新春打卡必選。
走進拾光買賣街,只見五帝賜福廳內人潮已圍成一個大圈,在玩投壺游戲。三位身着旗袍的服務員忙碌不停組織一輪又一輪比賽。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玩。“第一支就中了,以為很簡單。沒想到有了‘偶像包袱’,止步於此。”大學生小高笑嘻嘻接過了他投中一箭的獎品——祈福絲帶,在“家運昌隆”絲帶上寫下自家姓氏,懸挂在祈福牌樓上。看花容易繡花難,一上午過去,最佳戰績也只是20支箭中了7箭,讓許多人意猶未盡。
繼續向裏走,買賣街售賣的文創擺件、特色小吃、老字號點心等都有各自的擁躉。精心挑選了一件清代人偶掃碼付款的姚先生,操着一口“廣普”説:“我們從廣東來,提前做了攻略,知道這裡靠沉浸式光影秀恢復了過去圓明園買賣街的樣子。”他大年初一來到北京,圓明園和拾光買賣街是他願望清單中的重要一項。從河北涿州來京的趙先生一家四口,買了幾樣小吃,再拿出自帶的水煮蛋,邊吃邊觀看大屏幕上放映的圓明園買賣街珍貴的歷史畫面。“孩子上三年級了,也該了解圓明園的歷史和現在。”趙先生説。
還有很多北京市民也是第一次走進拾光買賣街。丁先生一家在暖和的室內欣賞了清音閣雅集國風演出。小夓、司純、阿吉、皮卡丘等在漢服圈小有名氣的模特和舞者,身着不同風格漢服表演了國風舞蹈。《小城謠》《桃花笑》《長安啊》《泛舟人》……一曲又一曲,讓台下也穿着漢服前來的游客頗有共鳴。一位年輕的爸爸讓女兒站在自己腿上看完整場表演,他説:“孩子一看到這類表演就很專注,服飾文化的傳承也是傳統文化傳承的一部分。”
下午,圓明園客流量已達頂峰,無論拾光買賣街的室內空間,還是公園內的露天市集和小吃街都已人潮涌動。人挨人、人擠人的景象似乎是人們找回年味兒的一部分,大家都盡情釋放新春逛集的喜悅,不少直播達人還通過現場直播將喜慶熱鬧的氛圍傳遞給更多人。
除圓明園拾光買賣街之外,春節期間北京還有多處網紅打卡地推出特色主題活動共82項,長城腳下過大年、民俗迎新春、兔年市集等吸引市民游客打卡游玩,體驗文旅新消費。(記者 李洋)
(原標題:眾多游客打卡圓明園拾光買賣街)
-
初二走進博物館 文化大餐過大年
當日是農曆大年初二,人們走進博物館、書店、圖書館等場所,享受文化大餐。
-
非遺顯傳承 北京市東城區新春游樂會吸引近千市民
有33年歷史的室內廟會——“福滿京城 春賀神州”東城區2023新春游樂會,大年初一下午在東城區文化館拉開帷幕,吸引近千名市民前來歡樂過節。三層的非遺體驗區充分彰顯了東城區身為非遺大區的豐厚資源,面人技藝、景泰藍製作技藝、盔頭製作技藝、折扇製作技藝等吸引眾多市民圍觀。
-
感受濃郁的年味兒 眾多游客打卡圓明園拾光買賣街
大年初二的圓明園,大風帶來刺骨的寒意,可熱情的游客依然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探向圓明園新春游園會的中心地帶——三園交界處。” 下午,圓明園客流量已達頂峰,無論拾光買賣街的室內空間,還是公園內的露天市集和小吃街都已人潮涌動。
-
新華全媒+|寒潮來襲 各地多措並舉加強春節保供保暖
受寒潮影響,23日至25日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6攝氏度至10攝氏度,部分地區還會出現7-8級陣風。
-
新華全媒+丨鏡頭裏的中國年:兔年拍“兔”
兔的形象常常出現在中國民間傳説、文學作品、造型藝術中,被賦予健康長壽、多子多福、吉祥平安等美好寓意,代表中國人對健康、平安、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