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晚:中國年輕人喜愛的“文化年夜飯”
2023-01-23 09:15:19 來源: 新華網
圖集

  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 題:兔年春晚:中國年輕人喜愛的“文化年夜飯”

  新華社記者劉昊東、徐欣濤、楊淑君

  大年三十晚8時,農曆兔年春晚準時拉開序幕。跟隨着春晚官方吉祥物“兔圓圓”從迎春花市一路走到外太空看滿天星辰組成的“滿庭芳”,今年的春晚為海內外觀眾奉上了一道現代感十足又頗具傳統魅力的“文化年夜飯”。

  舞蹈《錦繡》中的舞者們蹁躚而舞、垂眸而出,帶觀眾重返歷史長河;創意節目《滿庭芳·國色》追尋傳統文化中赤橙青藍紫等中國色,搭配水袖、折扇、油傘,讓觀眾感受東方審美意趣;歌曲《百鳥歸巢》取自南音四大名譜之一,呈現出百花齊放、百鳥歸巢的吉祥盛景,以曲為韻,展現中國色彩豐蘊的文化內涵……

  北京市民溫博在奶奶家與家人一起包餃子、看春晚,一家老小歡聚一堂共敘天倫。

  “春晚是海內外華人的大聚會,大家共同回顧過去一年的點點滴滴,也展望未來的嶄新景象。”溫博説。

  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溫博,是中國傳統手工技藝和非遺傳承的愛好者,“今年的春晚以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非遺項目煥發出生機活力,走近觀眾,這讓我很受鼓舞。”

  除夕夜,全家人圍坐看春晚是屬於萬千海內外中華兒女的過年方式和共同記憶。

  1月21日晚,四川成都寬窄巷子的市民和游客通過大屏幕看春晚。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今年春節是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後的第一個春節,在河北保定務工的胡燦輝在連續兩年“就地過年”後,今年終於回到安徽老家,與父母和孩子一起吃着團圓飯、收看春晚。

  “從我小時候起,看春晚就是全家的習慣,電視裏放着春晚,讓年味兒更濃。”胡燦輝説他今年最喜歡的節目是《百鳥歸巢》,“構思新穎,底蘊深厚,一下把我拉回到盛唐。”

  “春晚這麼多年,演員、舞&、呈現方式一直在變,不變的是對時代的反映。”胡燦輝説。

  “《滿庭芳·國色》太驚艷了,天地顏色用舞者的形體去表達和傳遞,加上視覺交互技術的輔助,滿屏‘中國風’。”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的洪紫千説。

  “春晚對於我,更多的是一種闔家團圓的傳統和回憶。”除夕夜,23歲的洪紫千回到寧波老家與親人團聚,聽他們講述小時候的趣事,也向老人分享自己的成長。

  洪紫千(右一)與家人一起觀看春晚,共度佳節。(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本屆春晚深受年輕人的青睞,截至1月22日2時,總台春晚全媒體累計觸達110.11億人次,其中15至44歲年輕用戶規模佔比達50.51%。

  接受採訪的很多年輕人認為,今年的春晚,很多節目將藝術與技術融合是一大亮點,從節目內容到舞美設計,在虛擬與現實交織、科技與文化融合中,體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成果。

  《未來我來》《青春像太陽》等歌曲更是唱出了年輕人以奮鬥姿態激揚青春、不負韶華的青春宣言。

  “我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創新,讓更多人領略非遺的魅力。”溫博深感自己重任在肩。

  “我想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了解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增長自己的見識和經歷。”洪紫千對未來充滿期許。

  元宵節過後,胡燦輝將踏上離鄉的列車,“春晚團結喜慶的氛圍能提振人的精氣神兒,希望新的一年我們這些外出務工的人都能安穩工作,留在家裏的父母能夠幸福生活”。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新春送“福”
新春送“福”
中國美術館:小幅精品賀新春
中國美術館:小幅精品賀新春
這位兔兒爺火了400多年
這位兔兒爺火了400多年
北京:除夕急診室
北京:除夕急診室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0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