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記者 趙琬微)《協和婦産科醫生手記》近日由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講述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主任醫師譚先傑教授30載的從醫經歷。該書是人民衞生出版社“醫者札記系列”出版物之一,該系列主題為展示來自一線醫者的行醫故事與精神追求。
“男生為什麼要做婦産科醫生?夜班的婦産科會發生哪些事?在飛機火車上遇到的緊急呼叫……”在《協和婦産科醫生手記》中,作者以生動、翔實的筆觸,記錄了30年從醫生涯的故事、感悟與思考。從醫生的親身經歷折射出一個個生離死別、病痛愁苦的故事背後人性的溫暖與光輝。
全書共分為五章,從醫生的視角記錄了醫生接診患者的診室內外的感人故事,文字簡潔流暢、生動幽默、感情真摯。第一章講述婦産科手術前後的故事;第二章收錄了科普主題的醫學隨筆;第三章講述作者在協和婦産科學醫、從醫的職業成長生涯;第四章講述了作者“醫在旅途”遇到的傳奇故事;第五章講述醫生作為普通人感受到的百味人生。
“婦産科醫生是為女性生殖健康保駕護航的專業人員,關愛女性、保護母親,幫助她們完成生育任務和緩解病痛是婦産科醫生的職責。譚大夫的勤奮書寫,讓我們讀到女性朋友關心的話題,讀到醫生的成長,讀到醫學的溫度。”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喬傑在推薦語中寫道。
《協和婦産科醫生手記》一書作者譚先傑曾經是三峽庫區的土家族放牛娃,因12歲時母親病逝而立志從醫,歷經坎坷,現為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005年曾赴法國國立健康與醫學研究院做婦科腫瘤博士後研究,2012年到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現為《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臨床醫學婦産科學》副主編、《健康世界》副總編和《中國醫學人文雜誌》編委。所著醫學科普圖書《子宮情事》入選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北京要聞
-
《協和婦産科醫生手記》出版 30載醫患故事折射人性光輝
《協和婦産科醫生手記》出版 30載醫患故事折射人性光輝 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記者 趙琬微)《協和婦産科醫生手記》近日由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講述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主任醫師譚先傑教授30載的從醫經歷。
-
冬奧製冷技術將用於冷鏈存儲
北京冬奧會上率先使用的二氧化碳跨臨界製冷技術,將被用於冷鏈物流存儲領域,降低冷鏈存儲的碳排放。
-
官廳水庫一天集結2萬隻鳥 北京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眼下正是候鳥遷徙季節,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隊員們在官廳水庫持續開展監測。
-
跳水奧運冠軍林躍登上北京理工大學講堂
日前,跳水奧運冠軍林躍來到北京理工大學,作為特邀講師,和師生們分享自己的運動經歷,用“永不言棄和團隊精神”闡述自己對體育精神的理解。
-
北京印發水資源保障規劃 全面提升流域生態環境
北京市水務局印發《北京市水資源保障規劃(2020年—2035年)》,針對“節水城市、生態城市、韌性城市”建設提出具體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