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飲水與健康高峰論壇上,專家提示,進入冬季,更需警惕飲水不足導致脫水狀態,足量飲水應掌握科學方法。

中國營養學會飲水與健康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馬冠生説,足量飲水是機體健康的基本保障,有助於維護適宜的水合狀態和正常的生理功能,維持身體活動和認知能力。增加總水攝入量還可以預防復發性腎結石和泌尿系統感染。
馬冠生介紹,失水達到體重的1%至5%時,會感到口渴、疲憊、煩躁、厭食、尿少、脈搏加快等;達到6%至10%時,會感到眩暈、行走減慢、呼吸困難等;達到10%以上,則會出現極度不安、皮膚失去彈性、全身無力、體溫升高、血壓下降等症狀。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提出,在溫和氣候條件下,低身體活動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推薦喝白水或茶水,不用飲料代替白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
“口渴的時候再喝水,實際上你體內失水已經超過了1%,因此我們提倡主動喝水。”馬冠生建議,以少量多次為宜,早晚各喝一杯水,其他時段每1至2個小時喝一杯水,每次200毫升。水溫不要過高,在10度至40度範圍內比較合適。
那麼,對於經常運動的人群來説,該如何補充運動飲料?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教授嚴翊説,現有研究一般認為,在60分鐘以內的運動,只需要補充白水,不需要補充含電解質、含糖、含能量的運動飲料;60分鐘以上的運動在補水的同時可加上有專門功能的運動飲料。(記者溫競華、張泉)
北京要聞
-
警惕脫水狀態 專家教你科學足量飲水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教授嚴翊説,現有研究一般認為,在60分鐘以內的運動,只需要補充白水,不需要補充含電解質、含糖、含能量的運動飲料;60分鐘以上的運動在補水的同時可加上有專門功能的運動飲料。
-
馬拉松世界冠軍孫英傑:讓更多人享受長跑的快樂
在北馬舉辦之際,記者專訪了馬拉松名將、北馬“三連冠”獲得者孫英傑,回顧征戰北馬的輝煌戰績,分享推廣長跑運動的點點滴滴,並寄語廣大長跑愛好者。
-
特色尖端實驗室落戶北京未來科學城“能源谷”
在電站金屬部件上刮取幾毫米的樣本,就能評估材料狀態和剩餘使用壽命,這樣的材料微創技術實驗室近日在北京未來科學城“能源谷”落戶。
-
11月9日將公布下半年小客車指標申請資格審核結果
結合歷次小客車指標覆核期市民可能遇到的問題,小客車指標辦梳理了一些常見問題,並進行答疑解惑。
-
北京:住房租賃合同示範文本徵求意見
市住建委發布新版《北京市住房租賃合同》示範文本(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