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年壓減燃煤超兩千萬噸 對PM2.5下降貢獻率達54%
2022-11-08 09:03:53 來源: 北京日報
圖集

  2014年7月,服務北京半個多世紀的高井熱電廠燃煤機組“退役”;2017年11月,北京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全部建成投産,徹底替代四大燃煤電廠;2020年9月,大&煤礦正式關停,從此結束了北京千年採煤史……

  一個個載入史冊的時間點都是北京綠色轉型的關鍵時刻。過去10年,本市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處於戰役最前線的能源領域綜合施策、多措並舉、攻堅克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煤炭壓減和清潔高效能源體系建設,煤炭消費量由2012年的2179.6萬噸大幅削減到2021年的131萬噸,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壓煤措施也對北京PM2.5直接減排量貢獻佔五成以上。

  壓減燃煤換來越來越多藍天

  2021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同比2013年下降63.1%,空氣質量六個指標首次全面達標。數字“換算”成百姓的感受——北京的藍天越來越多了。

  PM2.5濃度的持續下降,是一場跨地域、跨領域多方協同治理的“硬仗”。能源領域是這場戰役的最前線。數據顯示,全市煤炭消費量由2012年的2179.6萬噸大幅削減到2021年的131萬噸,佔全市能源消費比重由2012年的25.2%下降到不足1.5%。

  “按照專業機構測算,壓煤措施對PM2.5直接減排量貢獻佔五成以上、達到54%,對二氧化硫減排量貢獻佔八成以上、達到84%,有力支撐了全市空氣環境質量持續顯著改善,換來了越來越多的‘北京藍’。”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説。

  時間撥回至2017年3月18日9時42分,北京最後一座大型燃煤電廠——華能北京熱電廠一期燃煤機組停機備用。伴隨着四大燃氣熱電中心相繼落成,北京共淘汰燃煤機組272.5萬千瓦,新增燃氣機組724.2萬千瓦,真正實現本地電力生産清潔化。

  大大小小的鍋爐房都有變化。31座新城集中供熱中心、中心城區63座大型燃煤鍋爐房陸續進行清潔能源改造,累計完成約4萬蒸噸燃煤鍋爐清潔替代,基本實現城鎮供暖和工業用煤清潔替代,讓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同時,全市130多萬戶農村居民過上了“煤改電”“煤改氣”的清潔取暖新生活。

  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管道天然氣“鎮鎮通”

  今年年初,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26個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也成就了首個“碳中和”冬奧會。這背後,流傳着這樣的一句話:“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

  早在幾年前,北京就支持建設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解決了張北綠色電力“並不上”“送不出”“難消納”的問題。

  壓減燃煤的同時,清潔能源供應緊跟而上。

  全市外受電通道13條28回路,輸送能力3400萬千瓦,輸送能力比2012年增長54.5%。陜京三、四線等外部氣源工程陸續投用,北京16個區全部連通管道天然氣,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管道天然氣“鎮鎮通”。全市城鎮供熱面積9.19億平方米,也基本實現清潔供熱。“同時,本市大力發展本地和外調可再生能源,全市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量佔能源消費比重由2012年的4.4%提高到2021年的11.96%。”相關負責人説。

  綠色低碳成為生活新風尚

  20分鐘加氫可實現440公里續航里程——今年7月,北京首批氫燃料重卡投入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在此之前,800多輛氫燃料大巴在北京冬奧會上跑了起來,首批100&氫燃料電池冷藏車也交付投用……

  實現氫燃料商用車技術突破的北汽福田相關負責人解釋,按照柴油車百公里耗油55升核算,這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車每年在2.5萬公里的運營里程中,相較柴油車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87噸。

  在建築領域,截至2021年底,北京累計建成城鎮節能住宅約5.5億平方米,節能住宅約佔全部既有住宅的95%,節能民用建築佔全部既有民用建築總量的80.6%,節能住宅和節能民用建築的比重持續居各省市首位。

  在交通領域,綠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二環全線慢行系統改造,建成綠道100公里,“騎行+步行”網絡體系加快形成,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74%;累計推廣新能源車超過50萬輛,公交車輛中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比例達90.2%,純電動出租車比例達15.8%,新能源快遞車輛比例接近40%。

  “2021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較2012年累計下降37.8%和48%,能效水平始終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水平,成為全國唯一一個連續14年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節能任務的省級地區。”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 曹政)

  (原標題:北京十年壓減燃煤超兩千萬噸 對PM2.5下降貢獻率達54%)

+1
【糾錯】 責任編輯: 胡傲霜
北京要聞
  • 中國國際出版交流中心落戶豐&
    中國國際出版交流中心今年9月落戶豐台區右安門街道亞林西地塊。豐台區右安門街道亞林西地塊,位於麗澤金融商務區東,包含居住用地、綜合性商業金融服務業用地和托幼用地,建築規劃面積25.8萬平方米。
  • 地鐵22號線(平谷線)全線獲批 計劃2025年年底建成通車
    記者從副中心工程辦獲悉,近日,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平谷線)河北段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了河北省發改委審批。副中心工程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平谷線全線施工已招標完成18個標段,其中北京段16個,河北段2個。
  • 北京:通惠河畔添“禦水金環”景觀
    經過兩年的建設,位於東五環附近的通惠河(高碑店段)運河文化水岸景觀照明提升項目完工,高碑店湖的“禦水金環”景觀節點亮相。在滕隆閣,沉浸式AR增強技術拓展了文旅空間,重現明清時期通州開漕節的盛景,帶領游人感受漕運文化。
  • 北京市開始試供熱 96069供熱服務&&已覆蓋全市
    截至目前,北京熱力集團管理的市域內供熱面積3.41億平方米,其中居民用戶2億平方米,公建用戶1.41億平方米,熱用戶213萬戶,熱力站4931座,鍋爐房559座,一次管線長度1852公里。
  • 我國科創水平上升 京津冀城市群科研人員數量居首
    京津冀城市群協同發展及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城市群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取得實質進展。在城市群協同發展及綠色轉型方面,藍皮書顯示,京津冀城市群取得了顯著成效。
銀杏黃了
銀杏黃了
北京:周末的“愛心市集”
北京:周末的“愛心市集”
圓明園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圓明園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面向社會公眾開放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面向社會公眾開放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0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