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地鐵封站、公交甩站、開車限號,騎車才是最合適的通勤方式啊!”上周五一早,家住豐&的劉先生就開始了12公里的上班路。之前,他是地鐵出行,在地鐵站封站後,試着騎了一次共享單車去公司,發現並沒有想象中累,“一個小時多一點就能到,還能保持足夠的運動量。”
更多運動達人則將目光投向了公路自行車。“剛入手一輛,太爽了!”文慧自從買了一輛公路自行車之後,夜騎成了她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太陽快下山的時候出發,騎上40分鐘,騎車看日落真是太美好了!”在文慧的相冊裏,有不少最近拍的黃昏時段街景,騎車時遇到的美好瞬間她都會用相機記錄下來。
騎行愛好者莉莉告訴記者,自己這個月很少開車,多數時候騎車上班。居家辦公的日子,經常一大早去常營公園騎行,那裏的半馬跑道刷兩圈就40多公里,實在過癮。
張女士因為通勤需要,想要購入一輛自行車,跑了好幾家自行車專賣店後,都沒買到心儀的車型,“老闆説熱門款斷貨!”同樣感慨買車難的還有趙先生,“我喜歡的公路自行車都斷貨,半個月前我着急用不想等,就買了一輛二手的。”他説。
騎行熱同樣也帶動一些周邊産品火了起來。在社交平台上,從騎行路線到適合新手的裝備,都有各種各樣的推薦。在某購物平台上,記者搜索騎行頭盔,首頁上幾家頭盔商家月銷量都高達上千件,騎行褲、手套也都是熱銷單品。(實習記者 夏驊)
(原標題:天好路寬景美 整裝出發 騎車上路吧)
北京要聞
-
整裝出發 騎車上路吧
騎行愛好者莉莉告訴記者,自己這個月很少開車,多數時候騎車上班。
-
海淀增一萬個優質公辦學位
今天,海淀區2022年公辦初中登記入學計劃發布,今年該區共有70所公辦初中招生。
-
百人簽名信感謝社工小謝
昨天,100多位居民的聯名感謝信,送到了朝陽區勁松街道八棵楊社區黨委書記於彥的桌上。
-
“眼神交匯中,我看到希望的光芒”
據了解,朝陽區安貞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是基層醫療機構。此次疫情,一批批醫療隊支援疫情重災區;一批批醫護防團隊進駐隔離酒店。
-
東鐵匠營有支轉運“鐵三角”
“鐵三角”第一次行動時,需要轉運的密接人員只有20人,卻足足花費了4個小時,其中一位密接人員就打了11次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