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100多位居民的聯名感謝信,送到了朝陽區勁松街道八棵楊社區黨委書記於彥的桌上。信裏提到最多的是一位叫謝潮的社工。他是華騰園小區10號樓的包樓社工,前段時間社區封控管理,他和8名同事一起為居民生活保障、核酸檢測、就醫用藥等身邊事想辦法、找竅門,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被街坊們稱為最貼心的人。
“有你在,心裏面覺得很踏實,對我們反映的問題,總能及時回復和解決。”“這樣為居民做實事的基層工作者,應該得到肯定。”點開10號樓居民群的聊天記錄,隨處可見對謝潮的褒獎和感謝。發起這次感謝信行動的業主喬月明説,在大家眼中,謝潮心思細膩,善於換位思考,解決急難愁盼的速度特別快。
“我曾經因到訪過風險點位被三次居家觀察,都是謝潮對接的,每天他都會主動告知我社區的要求,下一步注意事項,關心我家的生活所需和家人的精神狀態。”喬月明説,她和謝潮的互動,慢慢從“收到”“謝謝”變成了“好噠”“辛苦啦”,細微的變化反映出充分的信任。
讓一位居民滿意不難,讓全樓居民齊稱讚不易。4月25日,八棵楊社區封控,第一天核酸檢測,社區只開了四條通道,最長的時候,隊伍拉出了200多米,10號樓有居民足足排了一個半小時。當天,居民們在群裏發聲了,希望社區能夠想辦法,加快核酸檢測進程。有的居民還提出,希望為老人和孩子開闢“綠色通道”。
謝潮把大夥的需求記在心中。晚上9點多,忙了一天的社工們在於彥的帶領下開了個碰頭會,謝潮一邊向書記反饋居民所需,一邊提出自己的建議,“咱們可以根據每棟樓的位置,把13棟樓分配到就近的核酸檢測點位,比如10號樓距離東門的健身花園近,就和7、8、9三個樓的居民一起在那兒做。”聽了他的建議,大家也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學生都是11點半下課,下午1點半上課,可以在這個時間段開通網課學生核酸檢測通道”……散會後,謝潮趕緊把核酸檢測劃分區域、時段、綠色通道等信息發布在10號樓的居民群裏。
第二天,核酸檢測排隊時長縮短到平均每人5分鐘左右。為了讓老人和學生適應綠色通道,謝潮專門守候在那裏,幫助“一老一小”完成“加塞”。
封控期間,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每天,謝潮和同事們都在忙碌中度過,皮膚曬黑、顧不上喝水吃飯是常事。可是聽到居民説,及時發放到手的臨時通行證讓他給94歲的老母親開足了常備藥,解了燃眉之急,謝潮臉上露出了笑容。當這位居民握着他的手説:“我母親讓我一定要感謝這位貼心的同志。”謝潮有些不好意思地説:“這都是我們該做的。”
包樓幾年來,謝潮和10號樓的居民們建立了深厚感情,在他的微信通訊錄中,有“一段”以10開頭的“爬樓群”,從一層到十幾層,幾乎涵蓋了全樓280戶。“這樣做是為了第一時間能夠&&到每一戶,快速給大家答疑解惑。”他説。
80後小謝用自己的真心和熱心贏得了居民的信任。就像大家在群裏説的:“看到小謝的身影,我們心裏踏實!”(記者 張驁 柳爽攝)
(原標題:封控期間居民“急難愁盼”解決得特別快 百人簽名信感謝社工小謝)
-
百人簽名信感謝社工小謝
昨天,100多位居民的聯名感謝信,送到了朝陽區勁松街道八棵楊社區黨委書記於彥的桌上。
-
“眼神交匯中,我看到希望的光芒”
據了解,朝陽區安貞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是基層醫療機構。此次疫情,一批批醫療隊支援疫情重災區;一批批醫護防團隊進駐隔離酒店。
-
東鐵匠營有支轉運“鐵三角”
“鐵三角”第一次行動時,需要轉運的密接人員只有20人,卻足足花費了4個小時,其中一位密接人員就打了11次電話。
-
京郊五區民宿重啟接待
京郊民宿經營者們紛紛加強防疫措施,準備重新營業。
-
北京熟悉的繁忙節奏回來了
公交、軌道客流量比上周同期增長近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