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辦冬奧場館服務保障專項新聞發布會。朝陽、海淀、石景山、延慶四區的相關負責人,從防疫、交通、餐飲、科技支撐等方面介紹了冬奧場館的服務保障工作。
專業導航公司地圖上標出安檢口
朝陽區內有3個競賽場館和8個非競賽場館,目前各場館服務保障工作有序開展。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是北京賽區最大的戶外場館運行區域,分佈着2個競賽場館和2個非競賽場館。”朝陽區副區長孟銳介紹,公共區承擔“安全保障、賽事保障、市政保障、服務保障、開閉幕式保障”五大任務。
壯麗的開幕式背後,是奧園公共區的連夜奮戰。2月4日晚聖火點燃後,公共區立即組建專業隊伍,確保火炬正常運轉。消防團隊提前濕化2萬平方米焰火陣地周邊綠地;開幕式後連夜對閉環人員接觸點位進行消殺,面積超4萬平方米;連夜對湖景東路焰火陣地約1.5萬平方米區域進行人工清掃作業。
服務保障細之又細。孟銳介紹,朝陽區在天辰東路、國家體育場南路、慧忠路等6個關鍵點位設置20塊標識導向牌,降低破環風險;請專業導航公司在地圖上標出各安檢口,便於導航進入;開闢運動員車輛專用停車場,及時加裝運動員撤場道路燈光設施。
科技支撐疫情防控
海淀區副區長林航介紹,海淀圍繞防疫、餐飲、住宿、安保、交通、火炬傳遞等重點工作,共投入服務保障人員18.8萬人次。
強化前沿技術和科技産品運用,海淀區啟用了智慧場館運營中心,設計科技冬奧應用場景,搭建當代商城8K大屏,啟用空間計算操作系統、導引服務機器人、消毒機器人等科技項目。
林航介紹,以科技支撐疫情防控為例,海淀區兩個競賽館內構建了感知網絡,對工作人員的安全社交距離進行實時計算分析,助力智能防疫排查。配發多體徵感知設備,以高精度測溫芯片感知佩戴者體溫細微變化,對連續體徵信號進行特徵提取,預判是否存在疫情風險。部署大通量測溫系統,實現快速無感測溫與健康核驗功能,用AI技術築起科技抗疫的防線。對於潛在的具有疫情傳播風險的場所,應用了公共空間氣溶膠新冠病毒檢測技術。
場館內外實現協調聯動
石景山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齊春利介紹,按照“全區保外圍、外圍保核心”的原則,石景山區將場館運行保障作為整個冬奧服務保障工作的核心,成立了以“1辦17組”為主要框架的區級服務保障指揮體系。全面落實場館、業主單位、屬地“三進入”機制,從全區抽調各級幹部70餘人進入場館,實現場館內外協調聯動。
在強化北京冬奧組委總部保障能力方面,組建公共衞生保障小組,開展醫療防疫工作;加強北京冬奧組委總部周邊道路秩序管理,嚴格開展總部周邊緩衝區的驗證管理;對水電氣熱等基礎設施進行定期維護檢修。在住宿餐飲服務保障方面,啟用9家冬奧服務保障酒店;強化食品安全監管,配發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及快檢試劑;依託陽光餐飲視頻監控,規範操作流程。在冬奧醫療防疫保障方面,對閉環內區域定時消殺,開展每日核酸檢測;派駐心理醫師做好涉奧人員的心理支持和陪伴。在交通運輸保障方面,啟動交通場站閉環管理,細化各場景各環節防控措施。
涉奧人員24小時都能吃上熱乎飯
冬奧會期間,延慶賽區將進行3個大項、4個分項、21個小項的比賽。延慶區區委副書記黃克瀛在發布會上介紹,延慶區在場館、簽約酒店、集中住地等總計100個涉奧點位,設置方艙實驗室3個、固定採樣點41個、移動採樣點25個,確保在次日凌晨6點前報告檢測結果。1月23日實行閉環管理至今,累計採集核酸樣本37.52萬件。
“希望通過細緻入微的服務,彰顯中國待客之道。”黃克瀛介紹,延慶區39個供餐服務點位全部啟用,為運動員及隨隊官員、各利益相關方等各涉奧人員約1.6萬人提供餐飲服務。嚴格選定一家集配中心為涉奧場館工作人員配送工作餐,單餐供應能力5000人份。採取配送盒餐和自助餐相結合的供餐方式,針對中外人員的飲食習慣調整菜品,推出數十個不同風格的餐單,讓世界各地的朋友記住中國味道。推出按需、按時訂餐服務,讓所有人24小時都能吃上“熱乎飯”。在34個涉奧人員住宿點位派駐駐點保障小組,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確保食材安全。(記者 朱松梅)
-
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辦冬奧場館服務保障新聞發布會
昨天上午,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辦冬奧場館服務保障專項新聞發布會。朝陽、海淀、石景山、延慶四區的相關負責人,從防疫、交通、餐飲、科技支撐等方面介紹了冬奧場館的服務保障工作。
-
北京市場供應穩定 10種“當家菜”保價至元宵節
今年春節,北京圍繞市民過節的身邊事,開展“溫暖同行、快樂過年”活動。土豆1.28元/斤、西紅柿3.99元/斤、大白菜0.99元/斤、長白蘿蔔0.99元/斤、胡蘿蔔1.58元/斤……10種百姓“當家菜”保價至正月十五,參與保價的蔬菜價簽上也印有“10種‘當家菜’價格‘兩不漲’”的提示。
-
冰壺——男子循環賽:中國隊對陣瑞典隊
當日,在北京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男子冰壺循環賽中,中國隊迎戰瑞典隊。
-
9天17場城市形象採訪讓外媒與北京“親密接觸”
“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走進什剎海冰場深入體驗老北京冰雪趣味運動。本報記者 吳鏑攝 “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走進東城區“美後肆時”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
-
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預賽賽況
當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女子1000米預賽在首都體育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