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記者馬鍇、董意行、高萌)北京的風將谷愛凌托起,揚起她的號碼服,雪服後背的“中國龍”被陽光照亮,就像印在了天空。
馭雪而下、躍入空中、翻轉兩周、轉體1620……3秒鐘後穩穩落地,谷愛凌大聲尖叫着,雙手抱頭,又捂住臉頰,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做到了這一切。
轉體1620,是目前自由式滑雪大跳&女選手能做出的最高難度動作,而她的第一次嘗試是在北京冬奧會的決賽最後一跳!

2月8日,中國選手谷愛凌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決賽中。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蹲坐數秒後,谷愛凌起身等待分數,嘴中呢喃着“我要哭了、我要哭了……”在她的身上,這並不常見,即使第二跳後落後對手很多,她也是面帶微笑。
“這是一場讓人難以呼吸的比賽。”現場觀賽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説。
是的,在冬奧會的決賽中,沒有人會有一絲保留。
第一跳,法國名將苔絲·勒德就完成了最難的轉體1620,這是她在世界極限運動會上的奪冠動作,也讓她以94.50分獲得領先。
按照規則,將選手三跳成績中擇較高兩次相加,即為總成績。兩跳之後,谷愛凌列第三,落後苔絲5.25分。看似毫釐之差,但在高手之間,這分差並不小。
94.50分!第三跳最終分數公布後,谷愛凌反超對手0.75,暫居第一。她雙膝跪地、以手掩面、仰天而泣,歡呼和掌聲淹沒了她,但此時金牌還不屬於她。
或許有壓力、或許狀態不佳,苔絲最後一跳完成了空中動作,但落地時重心不穩。微瑕掩瑜,73.50的最後分數像是抽走了她的力氣,苔絲蹲在地上抽泣起來。
金牌到手的谷愛凌沒有離場,而是走到對手身邊,輕撫苔絲的後背進行安慰。
“我想告訴她,金牌的一部分也屬於她。”谷愛凌説,是對手促成了她完成轉體1620。

2月8日,中國選手谷愛凌(右)在比賽後擁抱安慰法國選手苔絲·勒德。新華社記者薛宇舸攝
第二跳後,谷愛凌的媽媽曾打電話建議她選擇更穩妥的轉體1440,至少確保銀牌。
“媽媽,我不要這樣做。”“最後的選擇是你的,這是你的比賽,好好享受它。”
比賽時習慣戴耳機聽歌的她換了首音樂,側身停在雪坡頂端,微微轉動身體,在腦中預演着將要嘗試的全新動作。然後,身背“中國龍”的少女躍向藍天、衝向未知!
這當然是個有風險的選擇。
但她説:“這是冬奧會,全世界都在看著,這是特別重要的一秒鐘去代表體育精神。我一直説,我來這裡並不是為了打敗其他選手,我只想去打破自己的界限。”這個天才少女,在人生重要時刻對自己初心的堅持,為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寫下樸實注腳。
騰空只有短短3秒,等待卻已十多年。
這一跳,谷愛凌跳出了新的自己,跳上了冬奧會最高領獎&。這一跳,也讓中國時隔16年後,收穫了雪上項目歷史第二金!

2月8日,中國選手谷愛凌在頒發紀念品儀式上。新華社記者丁旭攝
“在這裡贏得金牌是最大的榮譽、最大的夢想。”谷愛凌説,“我感謝國家為這屆冬奧會所做的一切。”
把金色的“中國龍”繡在比賽服上是谷愛凌自己的創意,她説,想讓世界看到和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今天,她和“中國龍”一同在北京的空中騰飛,與五環標誌同框!這一畫面將永遠定格在冬奧會的歷史上,定格在人們的心中!
編輯:劉陽、李麗、曹奕博、邱心怡(實習)
-
城市固廢變身北京長安街冬奧花壇裏的朵朵雪花
西單路口西北角“開放冬奧”主題花壇以飄舞的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為主景,配以絲帶、雪花、燈籠等元素,體現了在奧林匹克精神感召下,世界人民攜手共進、守望相助、共創美好未來。
-
明信片、冬奧會徽章……運動員最愛把這些寄回家
冬奧村臨時郵局設在冬奧村下沉廣場,面積248平米,24名閉環內服務人員和4名閉環外服務人員在這裡提供“早9晚9”服務。冬奧村臨時郵局負責人項錚介紹,很多運動員或工作人員購買完紀念品,就會立即來到郵局寄發。
-
北京將打造2至3個千億規模級商圈 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2北京新聞中心昨天舉辦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冬奧效應下,北京冰雪場地設施建設提速,建設了大批國際水準的冰雪場地設施,為打造國際冰雪消費目的地提供場館保障。
-
北京建築“新京八見”邀請游客品讀感受城市之美
緊扣冬奧主題,市文旅局加快推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舉辦北京冰雪文化旅游季,推出20多條冰雪主題精品線路和北京冰雪旅游地圖。劉斌透露,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北京市文旅局將着力提升國內來京游客和本地市民的文旅消費,在國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進入境文旅消費。
-
延慶區5G+8K視聽小站樂享北京2022年冬奧會賽事
近日,延慶啟用5G+8K北京視聽小站,市民游客不僅能在超大屏前觀看冬奧會賽事直播,還能在VR體驗中盡享冰雪運動之樂。在5G+8K北京視聽小站的室內部分,以VR互動、沉浸式體驗為主,科技范兒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