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陽區望京西路與阜通西大街交叉口改造完成,行人過街距離縮短約30%,機動車通行效率提升超8%。 記者 程功攝
8000平方米的“Y”形大路口,行人過街曾經“步步驚心”。望京西路和阜通西大街的交叉口最近通過繡花般的精細改造,路口範圍縮小至3000余平方米,行人過街距離縮短三成。
超大路口範圍縮小一半多
從北四環望京橋向北行駛,經過的第一個路口便是望京西路和阜通西大街交叉口。這個“Y”形路口總面積約8000平方米,是朝陽區最大的路口。
“以前,行人過街最長要走65米。往往還沒走到,綠燈就變紅了,安全性較差。”朝陽區交通委規劃科科長馬衛國説,對於行人來説危險,對機動車來説同樣混亂。“Y”形路口的三個開口直接連通主路,機動車轉向不便。此前多年,這裡一直事故頻發。
治理超大路口,首要措施是縮小其面積。在施工中,該交叉口三向路口的車輛停止線均前移,三組斑馬線連成矩形,路口範圍縮小至3000余平方米,行人過街距離縮短約30%。
增加綠蔭讓慢行更舒適
路口的改造,處處彰顯着慢行優先的理念。路口增加4組共8個信號燈,行人過街時,至少有45秒時間路口機動車全部停駛;增設過街安全島7處,增加非機動車專用左轉信號燈設置模式,自行車在路口可一次性左轉,無需像傳統路口一樣多次轉彎。
行人、非機動車的運行軌跡得到規範,亂跑亂闖的人少了,機動車也受益。測算顯示,由於滯留時間變短,機動車通行效率提高了8%到10%。
路口面積縮小時,省出的空間改造成為街頭綠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這片綠地以功能性為主,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引導行人快速通過。”區園林綠化部門相關負責人説,路口兩側還增添了行道樹,補植國槐、白蠟、紫葉李、西府海棠等130株,提高慢行舒適度與街區環境。
“智慧+感知”助力路口提升
煥然一新的路口也增設了10余套科技設備,其中就包括聯動信號燈。“以前用的是單點信號燈,更換為聯動信號燈後,它會根據整個區域的路網情況,生成最優配時方案,保障機動車和行人安全有效地通過路口。”馬衛國介紹。
今後,該路口還將試點建設“全息路口”,收集並分析每一條車道的通行數據,為交通規劃提供科學依據。朝陽區將對路口改造後的成效進行科學評價,針對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出行特徵進行對比分析,後續將根據大數據結果及群眾訴求,不斷優化完善交通組織,綜合提升科學管理水平,提升群眾出行滿意度。(記者 朱松梅)
-
過街少走三成路 望京超大路口完成改造
朝陽區望京西路與阜通西大街交叉口改造完成,行人過街距離縮短約30%,機動車通行效率提升超8%。望京西路和阜通西大街的交叉口最近通過繡花般的精細改造,路口範圍縮小至3000余平方米,行人過街距離縮短三成。
-
超95%學生能獨立完成大部分作業
全市98.62%的學校確保學生每天作業時間不超標,超95%的學生&&自己能獨立完成絕大部分作業。近期,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對全市16區及燕山區、經開區近600名校長、3萬餘名教師和8萬餘名學生開展問卷調研。
-
28件“海歸”雕塑入藏首博
“感謝博物館,為這些漂泊海外的藝術作品‘安家’。王維力1938年出生於北京,196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師從雕塑大家劉開渠、滑田友和王臨乙。
-
200余幅珍貴影像講述百年變遷
東城區委宣傳部與《中國攝影》雜誌社共同承辦的“百年·百姓——中國百姓生活影像展”近日在明城墻遺址公園啟動巡展。作為第五屆北京紀實影像周的重要活動板塊,該展覽包括“滄海桑田”“歲月如歌”“百家百福”“百年好合”4個板塊,共展出200余幅不同時期珍貴的影像作品。
-
6000隻遷徙候鳥飛抵懷柔水庫
大天鵝、鴻雁、紅頭潛鴨……昨天,在懷柔水庫進行候鳥遷徙觀測的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傳來消息,南下遷徙的候鳥已抵達懷柔水庫,總數量約6000隻。幸好有懷柔水庫這樣一處歇腳的地方,給遷徙的候鳥當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