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一把老骨頭,傷不起!警惕威脅老年骨骼健康的“隱形殺手”
2021-10-21 08:47:2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俠克)隨着年齡的增長,人體骨骼會因老化而出現各種問題,如骨質疏鬆、骨關節炎、脊柱退行性疾病等老年多發病和常見病。伴隨人口老齡化,我國老年骨科性疾病發病率持續增長,已成為影響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他們&&,我國老年骨病發病率高、危害性大,但知曉率和就診率卻不高,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北京積水潭醫院骨質疏鬆診療研究中心專家團隊正在為老年人義診。(北京積水潭醫院供圖)

  從骨質疏鬆、關節炎到“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我們時常聽到這樣的話:“人老了,腿腳不靈活了。”俗話説,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事實上,這可能是得了骨關節炎。隨着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骨量在無聲無息中漸漸丟失,開始出現各類骨科疾病,如骨質疏鬆、關節炎等。

  由於在骨折發生前通常沒有任何症狀,因此骨質疏鬆症常被稱作骨骼健康的“隱形殺手”。專家&&,骨質疏鬆是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是人體衰老的表現。如果不引起重視,將會導致疼痛、脊柱變形和骨折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蔣協遠&&,老年骨質疏鬆性髖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因此常被人們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有許多患者骨折後便臥床不起,進而可能引發全身多臟器出現感染、衰竭等問題,最終可能出現死亡,需要高度警惕。

  蔣協遠説:“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很多合併骨折或者骨性關節炎等其他骨骼疾病,需要骨科及骨質疏鬆專科共同診治,不僅要通過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如適當的體育運動和營養攝入,同時還要通過科學、規範的藥物治療。”

  需要警惕的老年骨病

  由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19.2%,也就是説平均每5人中就有1例骨質疏鬆患者。其中,中老年女性骨質疏鬆問題尤甚。數據顯示,50歲以上女性骨質疏鬆患病率為32.1%,65歲以上更是達到了51.6%,也就是説平均每2人中就有1例骨質疏鬆患者。

  骨關節炎、脊柱退行性疾病在臨床中也非常多見,可導致關節疼痛、畸形與活動功能障礙,進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中國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21年版)》中指出,60歲以上人群原發性骨關節炎的總體患病率已超過62%。

  北京協和醫院外科學系資深教授、骨科知名專家林進介紹,骨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病,人體只要有關節的地方都可能出現此類炎症反應,具有老年人患病較多、下肢發病多於上肢、女性多於男性等特點,年齡增長、肥胖等都是骨關節炎的高危因素。林進介紹,過度運動骨關節炎發病率最高,過少運動關節則會退化,而適當運動能最大限度地預防關節炎的發生。

  另外,好發於老年人,頸、腰椎發病率高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也日益成為影響中老年人健康和勞動能力的一個常見病。一項研究發現,在49歲時,80%的男性脊柱和60%的女性脊柱有退行性改變;而到達70歲時,不論男女,95%都有改變。脊柱退行性疾病可導致椎間盤突出和脊柱形態的改變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我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13.50%,預計到2025年65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3億。隨着人口老齡化,老年骨科性疾病發病率或將持續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老年骨病發病率高、危害性大,但知曉率和就診率卻不高。調查顯示,在骨質疏鬆症患者中,40歲至49歲骨質疏鬆症患者的患病知曉率僅為0.9%,50歲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曉率也僅為7.0%,50歲以上人群中,接受過骨密度檢測的僅佔比3.7%。

  受訪專家&&,大多數患者認為這都是“老人病”,沒必要治,結果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蔣協遠&&,預防大於治療,要把整個醫療關口前移,做到早診、早控、早治,將骨病給老年人的危害降到最低,因此建議5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測。

  專家認為,對於老年骨病的治療有許多誤區需要公眾警惕。許多老年人認為防治骨質疏鬆要多吃鈣片,其實不然,大量補鈣並不能逆轉骨量減少的趨勢,如果血液中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症,並引起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併發癥,危害老人健康。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俞華&&,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人群中多發骨科疾病如骨關節炎、骨質疏鬆、脊柱退變等也應進一步得到關注,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1
【糾錯】 責任編輯: 雲賽俠
北京要聞
  • 市委常委會研究今冬明春供電供暖保障工作等事項
    昨天上午,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前三季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今冬明春供電供暖保障工作方案等事項。會議研究了《2021年北京市今冬明春供電供暖保障工作方案》,指出,供電供暖關係群眾切身利益,關係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 過街少走三成路 望京超大路口完成改造
    朝陽區望京西路與阜通西大街交叉口改造完成,行人過街距離縮短約30%,機動車通行效率提升超8%。望京西路和阜通西大街的交叉口最近通過繡花般的精細改造,路口範圍縮小至3000余平方米,行人過街距離縮短三成。
  • 28件“海歸”雕塑入藏首博
    “感謝博物館,為這些漂泊海外的藝術作品‘安家’。王維力1938年出生於北京,196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師從雕塑大家劉開渠、滑田友和王臨乙。
  • 200余幅珍貴影像講述百年變遷
    東城區委宣傳部與《中國攝影》雜誌社共同承辦的“百年·百姓——中國百姓生活影像展”近日在明城墻遺址公園啟動巡展。作為第五屆北京紀實影像周的重要活動板塊,該展覽包括“滄海桑田”“歲月如歌”“百家百福”“百年好合”4個板塊,共展出200余幅不同時期珍貴的影像作品。
  • 大天鵝、鴻雁…… 6000隻遷徙候鳥飛抵懷柔水庫
    大天鵝、鴻雁、紅頭潛鴨……昨天,在懷柔水庫進行候鳥遷徙觀測的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傳來消息,南下遷徙的候鳥已抵達懷柔水庫,總數量約6000隻。幸好有懷柔水庫這樣一處歇腳的地方,給遷徙的候鳥當加油站。
男子1500米四分之一決賽賽況
男子1500米四分之一決賽賽況
男子500米賽況
男子500米賽況
河北崇禮:冬奧賽場造雪忙
河北崇禮:冬奧賽場造雪忙
科學家助罕見病家庭阻斷疾病傳遞
科學家助罕見病家庭阻斷疾病傳遞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531127979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