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一條路,造優一片景,致富一 方人。近年來,濉溪縣以爭創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為目標,科學謀劃、多元籌資,統籌推進、高效實施,着力構建“建、管、養、運”四位一體的道路交通新格局,為濉溪縣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堅強的交通運輸保障。
完善路網,着力“建”好農村路
濉溪縣交通運輸部門結合國家和省市縣發展要求,以適度超前發展戰略思路,精心編制《濉溪縣“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暨 2035 年遠景發展目標》,構建“15152”目標體系,不斷完善“三橫兩縱兩聯絡”路網骨架,打造外通內聯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堅持早謀劃、早開工、早建設、早見效,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等任務目標,大力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擴面延伸等工程項目,把“四好農村路”建設與鄉村振興、人居環境、産業布局等有機結合,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十三五”期間,濉溪縣共完成交通投資 18.45 億元,建設縣鄉公路 1493 公里。截至 2021 年底,全縣國省幹線達376 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 3074 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73.6公里,已形成縣鎮互通、鎮村互聯、高效暢通、安全整潔的縣鄉公路網絡,全縣交通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高。

綜合施策,着力“管”好農村路
濉溪縣在全省104個縣(市區)率先組建縣級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整合了道路運政、公路路政等執法門類的行政處罰及行政檢查、行政強制等執法職能,下設執法中隊10個,其中駐鎮中隊6個,解決了以往鄉鎮執法力量薄弱、監管存在盲區的問題。強化治超源頭監管,落實“一超四罰”,督促源頭企業落實治超主體責任,建立電子巡查檔案,嚴格把控車輛進場關、出廠關、裝載關等,堅決杜絕超限超載車輛出場上路行駛,從源頭上遏制超限超載違法行為。開展路警聯合執法,全面推進公路治超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建立交通、公安聯勤聯動等聯合執法工作機制,依法對超限超載車輛進行全方位、多層面治理。強力推進非現場執法工作開展,加大科技治超信息化投入,充分利用臨渙、孫疃等非現場治超卡點,精準打擊超限行為,堅決杜絕公路“三亂”行為發生。2021年處理各類行政案件1426件,查處車輛近300&次,非現場執法立案800余起,有效遏制了農村公路超限超載勢頭,交通運輸行業管理更加規範。
建養並重,着力“護”好農村路
《濉溪縣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徹底理順了“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養護管理體制。深入開展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活動,嚴厲查處破壞路域環境行為,組織人員定期開展路政巡查,徹底消除路域環境“臟亂差”現象。加強公路養護投入,提高養護標準,按照縣道每年1.5萬元/公里、鄉道0.7萬元/公里、村道0.3萬元/公里的標準落實養護資金,精養強管、延長道路壽命。積極開展“省級品質示範路”創建,堅持示範引領、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全面推進“暢、安、舒、美”品質示範路創建,全縣已有楊臨路、王朱路、南雙路等6條公路榮獲“安徽省品質示範路”稱號,實現了一路一景、路生美景。2022年,濉溪縣實施提質改造工程76.299公里,農村道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36.257公里,養護提升工程約23公里,危橋改造9座,總投資超1.1億元,目前已全部進入施工階段。

強化服務,着力“運營”好農村路
2016年,濉溪縣在全省率先實現縣域城鎮公交一次性全部開通,打通了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一元出行”成為常態。隨着投入和設施的不斷增加,全縣已建成公交站場17個,開通各類公交線路 54 條,投放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341輛,主要線路平均發車間隔15至30分鐘,運營班次約1420班,運營里程約4.9 萬公里,年均運送旅客 2400 萬餘人次,涵蓋 11 個鎮、2 個園區,實現城鎮、建制村通車率 100%,新能源公交覆蓋率100%。按照公交開通前平均票價10元/次計算,年均為全縣廣大群眾節約出行成本2億多元,有效拉動了城鄉消費,顯著增強了縣城輻射功能。在此基礎上,加快推進縣級快遞物流園區建設,大力推進鄉村物流站點建設,在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上深耕細作,不斷探索實施“交郵合作”新模式,現已建成1個縣級物流中心、7 個鎮級運營中心、259個村級郵樂購站點,已覆蓋全縣213個行政村,日投遞里程超2800公里,實現了資源整合、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助力。
2017年以來,濉溪縣相繼獲評安徽省“城鄉客運一體化”示範縣、安徽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安徽省“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等3個省級示範縣稱號。如今,在濉溪縣,“暢、安、舒、美、優” 的路域環境日臻成熟,道路通、産業興、 鄉村美的動人景象成為全縣鋪築“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例證,一條條振興路、生態路、民心路、幸福路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吳永生 儲旭 王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