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地區最大的露天鐵礦、具有百年開採史的馬鋼採場,如今蝶變為地質文化公園。2月19日,馬鞍山凹山地質文化公園正式開園。這是馬鞍山市與寶武馬鋼全面踐行新發展定位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效,是新時代“向山大會戰”的又一重大標誌性成果。

凹山地質文化公園航拍(儲燦林 攝)
據介紹,凹山地質文化公園位於凹山坑西側,總投資約4000萬元,佔地面積約六萬平方米,設有文化廣場、觀景平台、礦山設備展示區、停車場等。項目集中展示馬鞍山市工業文明發展的光輝歷程,礦産資源開發利用的歷史成就。該公園已成為第二個“薛家洼”、城市新地標和網紅打卡地,深受市民游客喜愛。
據了解,因資源枯竭,2017年凹山採場關閉改建為尾礦坑。按照中國寶武“高於標準,優於周邊,融入景區”的總體要求,南山礦業公司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三年累計投資2億元,進行生態礦區建設,曾經深度達-210米的凹山礦坑由此“華麗轉身”成為人工湖。

凹山湖(童祖鳴 攝)
2021年以來,馬鞍山市將推進向山地區生態修復和綠色轉型發展把向山地區綜合整治作為創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示範區的“一號工程”,舉全市之力打響新時代“向山大會戰”,積極探索“生態修復+”治理模式,入選全國首批EOD試點,實施重點污染治理、生態短板補修、土地整理利用、産業體系再造、綠色礦山提升等10大工程44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以凹山湖生態綠心為主軸的生態旅游景觀帶,讓生態變資源、變産品、變平台,努力打造“兩山”理念的生動樣板。(陳邦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