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清明習俗的體育元素
2017-04-02 16:29:14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哈爾濱4月2日電 題:清明習俗的體育元素

  新華社記者 王君寶

  清明節的習俗非常豐富,除講究禁火、祭奠先人,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等一係列傳統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要多參加益體強身的體育活動。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相傳齊桓公北徵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至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為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

  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

  相傳早在戰國時期,漢族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蹴鞠。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踏青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舊時曾以清明節為踏青節,不過踏青節的日期因時因地而異,以清明出遊踏青居多。

  放風箏

  放風箏是民間傳統遊戲之一,清明節節日習俗。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起源于中國,是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通信工具,相傳第一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後來只有皇宮裏才有紙鳶。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貴州村民敬拜亞洲最大紅豆杉 有千年樹齡
    貴州村民敬拜亞洲最大紅豆杉 有千年樹齡
    全球千余“鐵人”約戰廣西柳州
    全球千余“鐵人”約戰廣西柳州
    霧霾凈化塔亮相天津
    霧霾凈化塔亮相天津
    潭柘寺“二喬玉蘭”盛放 為北京增春色
    潭柘寺“二喬玉蘭”盛放 為北京增春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074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