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通訊:印度科欽的中國印跡
2017-06-12 22:28:29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新德裏6月12日電 通訊:印度科欽的中國印跡

  新華社記者李明

  伴隨著海浪的拍打聲,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進印度南部城市科欽的老城中。歷史悠久的科欽在古代已是南亞地區重要的香料貿易港口,貿易夥伴包括阿拉伯地區和中國。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也曾踏足此地。

  清晨5點鐘左右,新的一天在當地漁民匆匆的腳步聲中開始。在科欽老城區的西北部,有著一排高高矗立在海邊的“中國漁網”。據當地漁民介紹,這種捕魚工具是由鄭和帶到科欽的,因此稱為“中國漁網”。這種捕魚工具設計精巧,漁網的四角係在4根十多米長的木頭上,木頭的頂端收攏在一起,被固定在一根粗大的長桿上。散開的漁網成輻射狀,收起時則利用杠桿原理把漁網聚攏在一起。

  500多年來,當地人一直使用“中國漁網”捕魚,隨著時代的發展,由于高額的維修費用和捕魚量下降,“中國漁網”已變成當地旅遊觀光活動中的一個參觀體驗項目。漁民阿什拉夫·阿裏告訴記者,他17歲開始捕魚,由于現在捕魚賺的錢越來越少,很多漁民已經轉行,他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向遊客演示“中國漁網”的操作,進行相關講解。

  隨著中印兩國交往日益頻繁和雙邊貿易的快速發展,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印度投資和旅遊。日益增多的中國遊客來到科欽,不僅增加了當地的旅遊收入,也提升了科欽的知名度。

  在“中國漁網”旁的亞洲餐廳,經理庫爾對記者説,餐廳在這裏已經營業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科欽,餐廳適時推出了適合世界各地遊客口味的菜肴。現在,中式炸蝦已經成為這家餐廳的招牌菜,許多本地人也經常來此品嘗這道“中國菜肴”。他希望將來能夠聘請到中國廚師來烹飪正宗的中國菜,進一步提高餐廳的知名度。

  當地導遊對記者説,歷史上中印兩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往來非常頻繁,“中國漁網”等中國元素就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入科欽的。時至今日,在科欽及其周邊地區,從當地的建築風格、房屋裝飾、飲食習慣、茶藝等方面,都能感受到來自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科欽文化博物館主體建築的木結構部分也深受中國古建築風格的影響,呈現出濃濃的中式韻味。講解員蘇拉介紹説,博物館的展品很多是經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傳入科欽的,而且有的物品已經完全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中,比如中國的甕已成為當地人儲水和腌制食物的重要器具。

  小小漁網讓人追憶中印兩國源遠流長的友好交往,體會到兩國人民千百年的深厚友情。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志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旅日大熊貓“仙女”産下幼仔
    旅日大熊貓“仙女”産下幼仔
    天山深處,“山地鐵軍”奪路探寶
    天山深處,“山地鐵軍”奪路探寶
    雨後“魔鬼城”
    雨後“魔鬼城”
    “槍王”對決
    “槍王”對決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1911211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