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帶一路”倡議: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大國擔當
2017-06-03 07:00:5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廖崢嶸 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平發展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中國自2010年開始GDP總量超過日本,打破了“美國第一,日本第二”的GDP排位格局,之後一直穩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從每人平均GDP的角度看,中國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中國仍面臨“中等收入陷阱”需要跨越。中國地域廣闊,發展基礎薄弱,城鄉、區域差別大,結構性矛盾較突出,增長的品質和效益不如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定位,符合中國現階段的國情,但一些西方國家卻對此提出質疑。OECD、G7等發達國家俱樂部不斷伸出橄欖枝,願意接納中國,無外乎希望中國拿出手中掌握的雄厚外匯儲備及其他資源,多承擔國際義務,多分擔國際責任。中國對此保持了清醒,始終堅持自己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這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與做法。一方面,發達國家俱樂部的一些規則,是在中國缺乏話語權,缺乏參與度的情況下制定的,傾向于維護發達國家利益,不適合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發展援助,或者在危機時提供的緊急紓困貸款,往往帶有政治、經濟等諸多附加條件,實踐效果並不理想,甚至適得其反,曾經引起受援國種種不滿,招致廣泛非議。

  “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新模式。它不同于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時代的開發方式,將被開發方當作原料産地和産品出口市場,從而具有掠奪和經濟剝削性質;

  它不同于部分西方發達國家壟斷先進技術、掌握規則制定權條件下強國恒強、弱者恒弱的所謂自由競爭的模式;

  它不同于新自由主義原則指導下附加各種社會政治改革條件的發展援助模式;是一種包容各種發展方式和水準,照顧各方舒適度的全新模式。

  它沒有強加于人的政治經濟等附加條件,不追求以優勢地位謀求更多合作主導權,甚至不強調先定下硬性的合作機制,而是先尋找雙方合作興趣點、利益共同點,尋找到雙方都舒適的方式展開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中國作為發展較快的一方,願意提供廣闊市場、充裕資金、先進技術、優勢産能,幫助其他國家一起發展,歡迎他們分享中國快速發展新成果,搭便車、趕大集。

  “一帶一路”倡議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基礎設施建設合作開發潛力巨大,但回報周期長、見效慢,正是發展援助的重要扶持目標,也是難點。亞洲開發銀行2017年2月發布的報告提出,經季節變化因素調整後,亞洲地區每年需要1.7萬億美元用于新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這一數據是2009年預估的7500億美元的2倍多,資金缺口極為龐大。“一帶一路”選擇這裏為突破口、切入點,契合發展援助理念,同時又倡導合作開發,力圖激活國際金融資本的巨大存量,大大拓展了開發的深度、厚度和廣度,完全有可能打開融援助、開發、合作于一體的基礎建設新局面。

  通過打造“一帶一路”這一國際合作公共平臺,中國創造性地發展出一條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履行國際開發援助義務,發揮新興大國作用,體現大國擔當的新路子。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倩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意大利慶祝共和國日
    意大利慶祝共和國日
    香港的人文細節
    香港的人文細節
    埃及一樓房整體傾斜 倚靠臨近樓房
    埃及一樓房整體傾斜 倚靠臨近樓房
    伍茲被捕後畫面曝光
    伍茲被捕後畫面曝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46129624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