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軍民融合,助力科技強國
2017-08-02 07:22:00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前不久持續高溫的幾天裏,一款穿戴方便的“空調背心”在互聯網刷屏,成為網紅産品。“空調背心”、滅火“導彈”、給地下管線做“CT掃描”的探地雷達、24小時全天候實施監控的無人機……這些産品都是軍民融合的高技術産品。

  從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係統、奧運安保科技係統,到南水北調倣真係統、應急救援與保障裝備等,僅僅在航太領域,近年來我國已有2000多項技術成果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産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通過轉化,航太特種材料變為日常生活用品

  “空調背心”的學名叫做單兵空調係統,這次火起來的是第二代單兵空調,相比第一代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易攜帶、使用方便等更優異的性能。

  高溫環境下,烈日和潮濕的空氣嚴重影響了特警、交警、鋼鐵爐工、密閉空間的焊接工人、戶外運動人員等的作業效率和生活品質。而在航太産品廠房裏,衛星、火箭等都需要在恒溫環境中安裝調試,空調技術十分關鍵,這也成了技術人員打造軍民融合産品的技術積累。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二院206所的技術人員介紹説,作為一種人體微氣候環境調節係統,單兵空調由液冷背心、制冷單元和電源組成。當人穿著液冷服時,冷卻液吸收人體熱量後流至低溫換熱器進行冷卻,冷卻完畢再進入液冷服,如此迴圈。這種用于個體冷卻的防護設備,可以説是高溫濕熱環境中穿著密閉式防護服工作人員的必備品。

  據單兵空調研發人員張行舟介紹,第二代單兵空調還可以根據個人習慣背負在身體任何位置,舒適度得到了大幅提高,還不會影響其他主要工作裝備的攜帶。

  此外,一款應用于航太新材料的喝水不燙嘴的杯子也悄然走紅。沸水倒進這個“相變調溫杯”後,杯體中的相變材料迅速吸熱儲存能量,50秒內可將水溫降到45攝氏度,達到人體飲用的最佳溫度;同樣,在吸飽了熱量的杯子中倒入冷水,該能量杯又能迅速地釋放熱能,使冷水快速升溫至35攝氏度以上,為使用者帶來即搖即飲、省時方便的舒適體驗。

  這款“調溫杯”,正是利用相變材料在相態轉變過程中能夠迅速吸收或釋放大量熱量來進行熱能管理。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三院306所所長曹輝説,研發推出的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居民日常生活用品,是該所自主創新和軍用技術轉化的成果,讓航太特種材料真正走進普通人的生活。

  自主制造的軍民融合産品,打破了國外高度壟斷

  一鍵操作,簡單便捷,快速展開,自動瞄準……今年年初,由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二院206所研制的高層樓宇滅火係統正式交付北京市消防局呼家樓中隊,開始在高樓林立的商務中心區執勤。消防戰士手中,有了專門用來對付高層建築火災的利器——瞄準、發射只需數秒,典型高度范圍為100—300米,消防車不需要開到火場,可在幾百米外遠距離發射。

  高層樓宇滅火係統也稱“導彈滅火”,這款由航太導彈技術發展出的産品,專門為高層建築火災而生。它利用高效安全滅火劑布撒、低特徵“綠色”發射、復合探測、高精度滅火彈投送、導彈發射控制等技術,將載有高效滅火劑的滅火彈快速、精確地投送至火災區域,不會對人員造成傷害,特別適合在城市環境下使用,是航太軍用技術轉為民用的一次成功應用。

  “這是專門針對高層、超高層建築物或其他危險場所應急救援的特種消防裝備。”高層樓宇滅火係統總設計師邱旭陽認為,這套設備可解決消防車“進不去”“夠不著”“展不開”等問題。由于採用獨特的安全發射技術,滅火中不産生殺傷碎片,既沒有損毀窗架,也不會爆炸。技術人員説,未來除了滅火彈,也許能將救援物品隨著導彈投向目的地。

  在消防安全等復雜災害環境領域,還有幾種軍民融合“黑科技”。比如,集群定位指揮係統就像可以隨身攜帶的“室內導航定位儀”,能用在災情偵察和救援等場合,還可以應用于礦井、隧道、倉庫、地下停車場等大型封閉場所人員的室內定位、偵察和救援工作。使用簡便的無源空氣再生呼吸裝置,只要戴在頭上用呼吸面罩捂住口鼻,就可以安全穿越火場。它還能夠使人體呼出氣體中的二氧化碳置換成等體積的氧氣,讓使用人員無需再背負沉重的氧氣罐,也不會受到外界惡劣環境的影響。

  “蛇形機器人”是一款打破國外壟斷、從核心技術到産品實現都是中國造。“蛇形機器人”名為海底管道漏磁內檢測器,能“下海”為海底油氣管道做檢測。它在管道內部利用油氣壓力穿行,通過高精度漏磁檢測技術,可以捕獲並存儲管道內外壁的腐蝕、缺陷資訊,對缺陷點準確識別、精確定位,短時間內就能獲取數據,為管道出具一份數據全面的“體檢報告”。

  此前,我國海底油氣管道檢測服務被國外高度壟斷,存在價格高、報告數據不全面等問題,同時在能源資訊方面存在隱患。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三院35所項目負責人鄭莉介紹説,“蛇形機器人”目前應用在8英寸管道,已通過國內海上油田的實際檢測,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能穿行在10、12、14英寸管道的機器人目前也正在研發中。

  融合既有“軍轉民”,也有“民轉軍”

  安保、反恐領域是軍民融合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低慢小”即低空、慢速、小型,曾是這類航空器不好對付的不安全因素,常規武器裝備無法在城市復雜環境下對“低慢小”航空器實施有效處置攔截,這使得防范“低慢小”航空器的幹擾破壞,成為重點區域、重大活動的安保難題。

  利用航太技術研發的“民用導彈”天網一號,用發射導彈的方式,“撒”出一張網,就可以成功網住“低慢小”目標。據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二院206所天網一號研發人員申研介紹,天網一號是一種先進的城市超低空安防裝備,能夠對進入防控區域的“低慢小”目標進行探測、跟蹤和柔性網攔截,主要作戰對象可分為航空模型和氣球類“低慢小”目標,採用“無光、無煙、無焰、微聲”的發射方式、柔性網軟殺傷攔截,直接捕獲目標,並緩降到地面,避免二次毀傷,滿足城市及要地防禦“低慢小”目標的需求。

  在天網一號成功研制和應用後,車載式網電復合“低慢小”攔截係統、單兵式“低慢小”目標攔截係統等也先後問世。最新試驗成功的單兵式“低慢小”目標攔截係統外觀更炫酷,具備光電瞄測、自動解算彈道功能,打擊目標更機動靈活,一個人就能扛在肩上完成發射。

  專家認為,軍民融合不僅僅體現在“軍轉民”,還反映在“民轉軍”。比如,目前無人機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抗震搶險一線,反恐維穩戰場,刑偵禁毒的山區,以及人跡罕至的能源管線處……無人機像智能化空中機器人,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無人機+軍事”也正成為熱點。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三院研制的WJ—600A/D察打一體無人機,能夠攜帶CM—502KG導彈武器執行大區域長航時巡邏偵察監視,千裏之外偵察區域可以暫態到達。加之較高的飛行速度,讓單位時間內偵察效率和作戰效率也大為提高。

  專家介紹,這款無人機並不僅是一架冷冰冰的金屬機器,而是有著偵察係統“鷹眼”、控制係統“大腦”和動力係統“心臟”等主要“器官”,並可通過通信係統與作戰指揮控制係統交流的智能體。它的精巧結構使得其雷達散射面積為0.1平方米左右,相當于一只小鳥的雷達散射特性,能夠悄無聲息地接近敵人而不被發現。發現目標後可以悄無聲息地跟蹤,並將目標圖像實時傳送回指揮中心,一旦目標被確認,後方操作人員只需輕點滑鼠,機載導彈就將攻擊目標,完成及時精準的打擊任務。(記者 余建斌)

+1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長沙橘子洲舉行焰火晚會 慶祝建軍90周年
    長沙橘子洲舉行焰火晚會 慶祝建軍90周年
    戰鬥,永不停歇——記一級“戰鬥英雄”史光柱
    戰鬥,永不停歇——記一級“戰鬥英雄”史光柱
    第一批女飛行員:毛澤東稱讚,細妹子不簡單,飛得好高啊
    第一批女飛行員:毛澤東稱讚,細妹子不簡單,飛得好高啊
    第一支女子特戰連:特戰部隊不容忽視的新生力量
    第一支女子特戰連:特戰部隊不容忽視的新生力量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1416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