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門三兄弟駐村扶貧 比成績更比方法
2017-07-28 11:08:31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貴陽7月28日電  題:一門三兄弟駐村扶貧 比成績更比方法

  新華社記者潘德鑫、馬卓言

  “那天,媳婦説我像個神經病。”今年3月底得知駐村申請獲批,35歲的黃坤激動得一晚上睡不著覺。2009年以來每年都申請,今年終如願。

  和黃坤同批駐村的還有其三弟黃亞祥,加上去年開始駐村的二弟黃照勇,貴州省盤州市盤關鎮大鋪子村老支書黃初江的三個兒子都成了扶貧一線的駐村幹部。

  “父親在村裏工作了近30年,對我們影響很大。”黃亞祥告訴記者,父親最擔心的是走出校門的兄弟三人在機關久了,不了解農村的情況,以後碰到基層的問題根本解決不了。

  “二弟早我和三弟一年駐村,以前每次見面都要跟我們擺村裏的事,‘炫耀’駐村工作的成績和樂趣,聽得我心癢癢的。”黃坤説,三兄弟能夠走出辦公室,親身參與脫貧攻堅,是一件幸事,也是一次難得的歷練。

  黃照勇任“第一書記”的盤州市古德村有山有水也有好生態,但一直沒有一條像樣的出村路。每逢下雨天,路上都是“水塘塘”,“車繞著跑,人跳著走”,即便在晴天一車雞蛋拉到鎮上也要顛碎好幾箱。

  古德村村支書王聯森説,村裏早就想修路了,但沒項目也沒資金。黃照勇2016年駐村的第一件事就是通過所屬單位宏財公司(市屬國企)協調了360萬元項目資金,用了3個月時間對村裏的出村路、通組路進行了拓寬硬化。

  路通了,産業也跟著活了。古德村去年開始調整産業結構,種了4600畝刺梨,林下套種生姜、牧草和魔芋,水産養殖項目今年也將投産,明年有望摘掉“貧困帽”。

  駐村工作比想像中更復雜。三兄弟既要抓緊辦修路、引水這樣的急事,也要張羅産業發展這樣的大事,還要考慮基層黨組織建設這樣的難事。

  “通知黨員幹部四點半開會,五點半還沒到齊,會場懶散,三三兩兩聊閒天、抽旱煙。”黃坤坦言剛到盤州市高官村時“心裏有點涼”。雖然村裏這幾年發展勢頭不錯,但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員年齡結構老化、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

  在黃坤努力下,如今村黨支部的“三會一課”可定期保質舉行,組織凝聚力和帶動力明顯提升,支部收到的入黨申請書也越來越多。“現在村裏黨員的平均年齡是51.8歲,明年有望下降10歲。”黃坤説。

  互相不服又互相幫襯,一直是三兄弟間關係的“常態”。駐村後,三兄弟也會定期約一場“比武”,聊聊各自村裏正在做的事,既比成績,也比工作方法、比發展思路。

  “嘴上還是誰也不服誰,暗地裏偷學較勁。”黃坤認為,兄弟三人各有優勢,自己所在的高官村是黨建扶貧示范點,老二所在的平臺公司有資金優勢,老三駐村的水城縣營盤鄉是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有省裏的“超常規”政策扶持。

  營盤鄉羅多村貧困發生率超過36%,相比于兩位兄長,“第一書記”黃亞祥肩上的脫貧任務最重。但黃亞祥覺得羅多村的發展後勁最強。

  “我需要做的就是找準發展項目,讓上面的政策、資金落地,把産業做實。”黃亞祥説,羅多村靠近北盤江和烏蒙大地縫,旅遊資源豐富,只要用心幹,以後完全有可能成為區域的旅遊中心。

  “知道自己‘有啥缺啥’,弄清家底‘算細賬’才能厘清發展思路。”黃照勇今年幫助古德村制定了農旅一體發展規劃。“只要有人來玩,有人來吃,村民就有收益。”

  黃坤則認為農村的發展關鍵還是在人,要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讓村裏“處處有黨建元素,事事有黨員示范”。

  “多走、多看、多聽、多研究”是黃初江多年總結出的農村工作法,也是他對三個兒子駐村提出的要求。黃初江希望他們“能比別人起早點、睡晚點,苦幹實幹,早日為村民蹚出一條脫貧致富路”。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倩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孟加拉國頭部連體女嬰將準備接受分離手術
    孟加拉國頭部連體女嬰將準備接受分離手術
    南昌軍事裝備展示中心即將向公眾開放
    南昌軍事裝備展示中心即將向公眾開放
    黃河壺口瀑布迎來伏汛
    黃河壺口瀑布迎來伏汛
    龍灘水電站開閘泄洪
    龍灘水電站開閘泄洪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9112139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