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小小一根眼科縫針都要進口”——一個眼科專家的“針之問”
2017-06-20 17:34:34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烏夢達)“角膜移植需要在眼睛上縫針,一般最少需要縫12針,用進口針,一針縫完,用國産針,縫幾下針就不能用了,一次縫合要換幾根針。”20日,在正在召開的北京市黨代會上,我國知名眼科專家、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魏文斌感慨,我國作為一個醫療大國和制造業大國,一根小小的縫針都還需要進口。

  角膜移植手術是異體移植效果最好的一種手術,也是很多人看到光明的希望。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移植上去的角膜要用極細的針線沿著角膜縫一圈針。

  對已經從業30多年,做過無數次手術的魏文斌而言,在眼睛這個方寸之地縫針,不存在什麼技術困難,有問題的不是握針的手,而是手拿的針。

  “過去國內生産的縫線比進口的粗,這幾年進步明顯,但針還是不行。一針下去還好,幾針下去,針就不快了,會導致穿口變大,結疤變大,影響治療的效果。”魏文斌説,和從歐洲、美國等地進口的針相比,在制作工藝和材料品質上,國産針還有不小差距。

  小小一根縫針微不足道,但核心技術和材料高度依賴進口,也提示了創新努力的方向。

  魏文斌表示,實事求是地説,國産針和進口針手術中他都用過,現在的國産針和十幾年前相比進步明顯,“以前國産針針大線粗,但做眼部手術,顯然針越細留下的針眼越小越好,現在在針的大小粗細上國內外幾乎沒有差別,但銳度和持久性國産針還比不上國外。”

  “因此,雖然國産針一根只要三四十元,而進口針需要上百元,但由于用國産針一場手術的用量是進口針的幾倍,算下來國産針在成本上也沒有明顯優勢。”魏文斌説。

  在醫療領域,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不少進口醫療器械和設備價格高,給患者帶來相對沉重的負擔,但反過來,相對價格更低的國産設備器械卻由于種種問題,還難以競爭。

  醫學科技創新是科技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市衛計委黨組書記方來英建議,一方面需要給國産設備提供空間,讓他們更好發展,同時也要改善現有的科研體係,把一線的醫療需求和基礎科研創新結合起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探訪“第三極”科考色林錯大本營
    探訪“第三極”科考色林錯大本營
    向陽花海練瑜伽
    向陽花海練瑜伽
    巴黎航展中國展團“有備而來”
    巴黎航展中國展團“有備而來”
    第52屆巴黎航展開幕
    第52屆巴黎航展開幕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117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