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蛟龍”號深潛南海發現大面積結殼和結核分布
2017-04-27 23:11:24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4月27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深潛歸來,“蛙人”係挂拖曳纜。 當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我國南海下潛,發現大面積結殼、結核分布。這是中國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蛟龍”號的第2次下潛。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向陽紅09”船4月27日電(記者劉詩平)“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7日在我國南海下潛,發現大面積結殼、結核分布。

  這是中國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蛟龍”號的第2次下潛。本航段主要科學目標之一,是利用“蛟龍”號載人深潛優勢,在我國南海開展1000米級多金屬結核採集係統海試區的選址。

  7時10分,“蛟龍”號布放入水,16時23分回到“向陽紅09”船甲板,水中時間9小時13分鐘,海底作業6小時35分鐘,最大潛深2035米。

  本次下潛獲取了結核樣品若幹,共計4.5公斤;結殼樣品5塊,7公斤;玄武岩樣品9塊,4.5公斤;短柱狀沉積物插管8管;近底海水8升。

  據本次下潛首席科學家楊耀民介紹,本潛次沿測線開展了近底調查和觀察,進行了環境參數測量;採集近底海水、岩石、結殼、結核、沉積物等樣品;拍攝了大量海底高清視頻和照片資料。

  “本潛次初步探明瞭區域內結殼、結核發育的界限和大致分布范圍,對南海1000米級多金屬結核採集試驗區選址工作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同時對未來南海結殼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楊耀民説。

  多金屬結核和結殼均為海底礦産資源:前者主要成分為錳和鐵,有核心並有不斷向外生長的紋層,因而也稱“錳結核”,後來人們發現含銅、鈷、鎳、鉛、鋅、鋁和稀土元素等數十種金屬成分,因此稱為“多金屬結核”;後者含鈷較高,因此通常稱為富鈷結殼。

+1
【糾錯】 責任編輯: 趙延心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
    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
    2017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智能工廠”創造價值
    2017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智能工廠”創造價值
    和死神賽跑的人們這樣打磨“金剛鑽”
    和死神賽跑的人們這樣打磨“金剛鑽”
    “飛豹”起飛三連拍 跟著戰機心飛翔
    “飛豹”起飛三連拍 跟著戰機心飛翔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0887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