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全面建成小康,少用“大動作”攻堅

2015年02月10日 13:41:09 來源: 人民日報

  現在離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只有不到6年時間了,時不我待。在當前我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提出採取“大動作”推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這種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簡單地以大項目、大工程和專項行動為抓手,過度強調項目攻堅,試圖“通過打幾個殲滅戰來解決問題”的做法,違背規律,實不可取。

  靠大項目拉動經濟增長,是實現經濟超常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國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開始經濟建設的。全民動員,節衣縮食,通過高積累建設大項目、大工程,為國民經濟發展奠定基礎,是盡快擺脫貧窮落後面貌的必然選擇。在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的過去,這種粗放式發展的客觀約束並不突出,實際效果也比較明顯。然而,經過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後,傳統産業供給能力呈現相對飽和甚至過剩狀態,能源資源被大量使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越來越強烈。這些情況要求我們改變過于依靠大項目拉動經濟增長的做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

  通過專項行動搞經濟建設,用行政辦法發展經濟,越來越行不通了。這裏所謂的專項行動,就是政府通過行政手段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搞經濟建設,以確保按期完成某項任務或實現某個目標。但實踐證明,如果不顧實際簡單靠專項行動推動經濟增長往往違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自然進程,帶來決策缺乏科學論證、行動急功近利等問題,不僅達不到預期目的,而且帶來經濟低效、政府債務增多、社會矛盾頻發、環境保護不力等後遺症,最終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背道而馳。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出現一係列重大變化,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變,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用老眼光看待新變化,更不能用舊套路處理新問題,正確的路徑應該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強大動力。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就要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幹預,讓企業和老百姓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間去發展經濟、創造財富。當然,有效的市場需要有為的政府。政府應加快轉變職能,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加強市場活動監管,提供公共産品和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穩定,促進共同富裕。

  著力調整經濟結構。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居民消費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動力。隨著模倣型排浪式消費逐漸被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所取代,各級政府應在加大社會保障、改善消費預期、優化消費環境、引導人們健康消費等方面有更大作為。大力發展服務業,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著力點。各地應不斷優化服務業發展政策環境,重點引導現代服務業發展,特別是優先發展物流、金融等生産性服務業,規范發展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商貿、流通、社區等生活性服務業。

  把創新作為經濟發展新引擎。我國經濟發展已到了需要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階段。應認識到,創新的主體是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主要靠市場發現和培育。政府應引導建立市場化的創新機制,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支援創新型企業特別是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發展。應激發企業家的創新衝動,鼓勵技術創新、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應在保護産權、維護公平競爭、改善金融支援、集聚優秀人才等方面積極作為,為企業創新提供更多的優質服務。同時,引導社會形成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創新創業文化。

  (王天義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00111432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