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奮進,在富國強軍的道路上——十八大解放軍代表熱議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新變化
2012年11月12日 10:55:10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打印
【糾錯】

    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曹智、李宣良、白瑞雪)“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取得重大成就,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協調推進、全面加強,軍事鬥爭準備不斷深化,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能力顯著增強,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難險重任務。”胡錦濤同志所作的十八大報告如此總結過去5年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出席黨的十八大的解放軍代表在討論時認為,這一總結實事求是、令人振奮。

    “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十八大代表、海軍政治部主任馬發祥説,“沿着科學發展觀指引的正確道路,我們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富國強軍的百年夢想。”

    戰鬥力:在變革中躍升

    (代表親歷)“從‘當兵能打贏’到‘帶兵能打贏’,是一個新的更大的挑戰。”對於十八大代表、“三棲精兵”何祥美來説,他始終縈繞於胸的關鍵詞就是——打贏。這也正是國防和軍隊建設聚焦的目標。

    何祥美,曾是南京軍區某部一名上天能傘降機降、下海能操舟潛水、陸上射擊能百步穿楊的全能戰士。2012年,經過兩年院校深造,何祥美從南昌陸軍學院畢業後重返老部隊,擔任“基層建設好八連”連長。從士官到軍官,從班長到連長,面對挑戰,昔日的“三棲精兵”在新的崗位上再次發起新突擊。

    (事實與數據)強軍務必興訓,興訓才能強軍。全軍部隊深入推進中國特色變革,堅持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以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為重要切入點和抓手,着力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基地化訓練、模擬化訓練和網絡化訓練蔚然成風。

    近年來,人民解放軍建立起配套完善的各類訓練基地,數百個信息化訓練系統讓昔日看不見、摸不着的複雜電磁環境現“形”。各部隊普遍建立多種模擬訓練中心,網上推演、網上對抗、網絡攻防……演兵場從現實空間搬進了虛擬領域,人民解放軍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顯著增強。

   1 2 3 4 下一頁  

分享到:
( 編輯: 楊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