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張平: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調整經濟結構
2012年11月10日 16:49:51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列印
【糾錯】

    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張平今天對中外記者表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重要的、最突出的就是要調整經濟結構。

    張平説,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胡錦濤主席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提出了三個方面:第一,實際上從需求結構來説,就是我國的發展要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第二,要從主要依靠工業,也就是第二産業拉動,向依靠第一、二、三次産業協調拉動轉變。第三,就是要從主要依靠物質投入拉動經濟的增長,要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方面轉變。

    張平指出,最近這幾年我國在調整經濟結構上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張平介紹,在需求結構方面,過去依靠出口、投資拉動,現在拉動經濟增長,主要是靠擴大內需。2011年和今年前9個月,內需的拉動作用已經超過了100%,也就是説外需已經是一種負拉動的作用。這就符合要依靠消費、依靠投資、依靠出口這三駕馬車來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要求。而且還有一個令人可喜的現象,就是消費拉動發揮的作用已經超過了投資。今年前9個月,在內需105.5%的拉動經濟增長的份額中,消費是佔了55%,投資是佔50.5%。

    在産業結構方面,農業的基礎進一步鞏固。在工業方面,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新技術産業比重在不斷地提升,傳統産業在積極地推進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升級換代步伐也在加快。第三産業的比重去年是達到了43.4%,比上一年又提高了。可以説,現在在産業結構方面,一、二、三次産業也是在發揮著協調拉動的作用。

    另外,區域和城鄉的結構也在不斷地優化。近幾年,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經濟的增長比全國的平均水準、比東部地區都要增長地快,産業轉移步伐在加快,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公共服務,包括人才的培養、生態環境的建設,所有這些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區域的協調性應該説進一步增強。

    從城鄉結構來看,去年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了50%,達到了51.3%,在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農村水電路氣房、農民生産生活條件的改善應該説都有了很大的進展。

    在經濟發展中,也更多地強調要依靠科技創新。創新驅動要依靠科技進步,要加快人才培養,包括對勞動力培訓,提高勞動力的素質,應該説,在這些方面也都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張平同時指出,我們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包括還有一些産能過剩的問題,管理粗放的問題,這些都需要進一步加以解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産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

分享到:
( 編輯: 姚潤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