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人類童年·西盟佤部落”成長記
2019-06-24 15:01:3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昆明6月24日電 題:“人類童年·西盟佤部落”成長記

  新華社記者李自良、伍曉陽、龐明廣

(直過民族脫貧攻堅·圖文互動)(8)“人類童年·西盟佤部落”成長記

這是6月15日無人機拍攝的西盟佤族自治縣動卡鎮班哲村村貌。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中緬邊境的西盟縣城,佤族特色建築充滿民族風情。但這座邊陲小城更讓人好奇的,卻是一句隨處可見的標語——“人類童年·西盟佤部落”。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佤族還處于原始社會末期,就像人類的童年階段。”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委書記楊宇解釋。

  昔日刀耕火種、茹毛飲血,如今脫貧摘帽、奔向小康。在祖國懷抱裏,佤族實現了從“人類童年”邁向現代文明的成長奇跡。

  六代房終圓千年安居夢

(直過民族脫貧攻堅·圖文互動)(2)“人類童年·西盟佤部落”成長記

西盟佤族自治縣新廠鎮永廣村一組老組長餓格領在介紹他家新舊房屋及生活變化(6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能住進一幢不透風漏雨、亮堂堂的房子,是西盟縣動卡鎮班哲村44歲佤族村民岩東小時候最大的夢想。2015年,他夢想成真。在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補助下,他蓋起了一幢200多平方米的二層小樓,一家三代搬進了新房。

  “小時候,整個寨子都是茅草房。”岩東回憶,茅草房不僅透風漏雨,更糟心的是,每隔四五年,茅草就會腐爛,必須重新翻蓋。

  茅草房最怕火災。他清晰地記得,1982年3月的一個下午,因為電線漏電,全村幾十座茅草房被燒成灰燼,父親把他抱到田裏才逃過一劫。那天,整個寨子哭聲一片,村民家裏的糧食、衣服都燒光了,所幸沒人傷亡。

(直過民族脫貧攻堅·圖文互動)(1)“人類童年·西盟佤部落”成長記

西盟佤族自治縣新廠鎮永廣村一組老組長餓格領在新房收拾衣物(6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佤族屬于雲南“直過民族”,主要聚居在雲南西盟、滄源等地,生産方式落後,社會發育程度低。千百年來,一代代佤族人都難以擺脫貧困的命運。

  “2012年,西盟還有40%左右的村民住著茅草房。”楊宇説,自2015年起,西盟縣開始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工程,1.5萬余戶村民陸續從低矮狹小的“草窩窩”和破舊危房,搬進了漂亮牢固的安居房。

(直過民族脫貧攻堅·圖文互動)(3)“人類童年·西盟佤部落”成長記

西盟佤族自治縣動梭鎮班母村十組村民岩王(右)在建造新房的廚房(6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在西盟縣脫貧攻堅紀實館內,杈杈房、茅草房、土坯房、石棉瓦房、空心磚房、磚瓦房,六代房屋的照片被一起挂在墻上,成為佤族居住條件變遷的見證。“老房子基本看不到了,以後我要帶孫兒來這裏看看。”岩東説。

  現代産業取代刀耕火種

  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西盟縣52歲的佤族老漢水拉最近迷上了智能手機,粗大的手指操作起來十分熟練。

  “手機裏有養牛、養蜂的視頻。”水拉説,前不久,他參加了縣裏組織的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大家不光實地學習,還建了微信群,分享種養殖技術。

(直過民族脫貧攻堅·圖文互動)(4)“人類童年·西盟佤部落”成長記

  雲南三江並流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左)在西盟縣的肉牛養殖場查看肉牛生長情況(6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最初被選去參加培訓時,水拉還很不樂意。他是寨子裏的能人,養牛、養蜂、養豬,甚至制作佤族木鼓、唱歌跳舞,無不熟練。“這還要人教?”老漢對鎮上的幹部撇撇嘴説。

  “你用土辦法最多只能養30窩蜂,培訓後能養兩三百窩。”

  “你養的黃牛三年都不出欄,縣裏引進的雲嶺牛不光長得快、肉質好,價格還賣得更高。”

  扶貧幹部的勸導讓水拉語塞,只好乖乖去參加培訓,結果越學越來勁。

(直過民族脫貧攻堅·圖文互動)(5)“人類童年·西盟佤部落”成長記

西盟佤族自治縣動卡鎮班哲村村醫娜普旺在給病人看病(6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新中國成立之初,佤族還處在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階段,甚至連耕牛都不會用,商品經濟也還處在以物易物的初級階段。

  “佤族過去的産業基礎幾乎為零,連自給自足都困難。”西盟縣委副書記鄭青江説,近年來,西盟縣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和氣候特點,培育了雲嶺牛、中華蜂等特色産業,引入龍頭企業帶領,不少産業已初具規模。

  年輕一代的佤族人接受新産業要比水拉快得多。31歲的動梭鎮班母村村民岩平經過培訓,成了村裏的農機手,替代用牛耕作的傳統方式。“現在我一個人幹的活兒能頂過去20個人。”岩平説,今年他準備養幾頭雲嶺牛,要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從“不怕窮”到“爭脫貧”

  2018年,西盟、滄源兩個佤族自治縣均實現脫貧摘帽。

  “這是全縣人民艱苦奮鬥換來的。”楊宇説,回望脫貧之路,不怕窮曾是佤族脫貧的最大障礙。佤族過去實行原始共産主義,有肉同吃,有酒同喝。“這體現了佤族人的質樸、包容,但也滋生了不求上進的惰性。”

  永廣村一組是西盟縣最偏遠的村寨之一,距縣城有100多公里。近幾年,這個佤族村寨通過發展肉牛、中華蜂養殖等産業,村集體收入迅速增加。“去年,小組集體收入有84000元。”老組長餓格領説,這筆錢按理説應該給村民平均分紅,但村幹部商議後卻沒有這麼做。

(直過民族脫貧攻堅·圖文互動)(6)“人類童年·西盟佤部落”成長記

西盟佤族自治縣動梭鎮班母村保留的一處原始風貌的佤族民居(6月18日攝)。 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這麼直接發錢,村民就不想幹活了。”餓格領説,村幹部們決定在村裏設置公益崗位,村民不光要把自己家房前屋後打掃幹凈,還要定期打掃村裏的道路、球場、公共廁所,才能拿到分紅。

  “以前村裏到處是啤酒瓶,有的懶漢甚至不洗臉、不刷牙。”餓格領説,現在村裏醉漢、懶漢基本沒有了,每條路都幹幹凈凈。“過去大家都爭當貧困戶,現在誰説起自己是貧困戶都會害羞,有手有腳就要靠自己。”

  不好的生活習慣丟掉了,優秀的民族文化被更好地傳承下來。能歌善舞的水拉,前不久參加了村裏的民族歌舞隊。“佤族人愛唱愛跳的傳統不能丟,它能讓大家擰成一股繩。”他説。

新聞連結:

布朗族老人岩章應:我從原始社會走來……

從“最後定族”到“率先脫貧”——我國第56個民族基諾族脫貧記事

一片茶葉與布朗族命運之變

又見白鷴鳥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人類童年·西盟佤部落”成長記-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5112466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