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挖樹根到斷窮根:馬老漢的脫貧“換業”路
2017-10-23 15:36:3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蘭州10月23日電(記者 張欽 劉能靜)深秋季節,三谷村新栽的樹莓紅了。有客來訪,66歲的馬老漢會摘一盤鮮紅的果實熱情地招待。

  滿面紅光的馬老漢名叫馬雲林,他的家鄉臨夏州和政縣,是甘肅省脫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如今,他家的小院裏矗立著兩棟聯排樓房,兩個兒子一人一套。但5年前記者初訪他家時,映入眼簾的是低矮的土坯房,破舊的土炕上躺著身患重病的家人。為了治病,他家債臺高築。5畝多地種著小麥、馬鈴薯和油菜,全家勉強溫飽。

  2012年初,甘肅省財政廳的3名幹部與村子結對幫扶。經過走村串戶,他們得出一個結論:首先帶領大家從換業開始換思想。

  這一年,馬雲林在幾名幹部的一再鼓動下,半信半疑地騰出兩畝耕地,首次試種當歸。年底趕上中藥材行情大漲,“一畝藥材相當于20畝麥子”。然而,第二年,行情急轉直下,藥材賣出柴禾價。

  在這前後,馬雲林還種過被稱為“搖錢樹”的苗木。他在自家的1畝多耕地裏培育柳樹苗,3年後還曾掙到1300元錢。但到2015年,育苗的人越來越多,樹苗價跌得厲害。馬雲林拿出1300元錢雇了一臺挖掘機,狠心將柳樹苗子連根挖掉。

  從挖樹根到斷窮根,馬雲林坦言交過很多“學費”。所幸,在不斷嘗試後,他家斷了“只顧埋頭種地,不管老天陰晴”的念想。“産業扶貧有多種,總有一款適合你”,柳暗花明中,馬雲林家出了兩個面匠。

  面匠是當地人對麵館廚師的俗稱。10多年前,他的長子馬明就到牛肉麵館打工,逐漸在上海開起一家小麵館,生意興隆。2015年,馬明又拉了弟弟馬良一把,幫他在上海物色了一個鋪面。馬良通過扶貧貸款和哥哥借錢,也開起了麵館。一家人開兩個小麵館,短短兩三年,生活大變樣。

  像馬老漢一家這樣,在脫貧攻堅的大潮中,許許多多的貧困家庭不斷嘗試著換業、轉型的辦法。

  5年前,記者初訪三谷村時,全村貧困面達70%左右,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2190元。如今,三谷村已走出貧困的谷底,出現“三多”:外地開小餐館、擺小攤點的面匠多,懂技術、有手藝的泥瓦匠等“大工”多,地裏種植的花樣多。全村500多戶人中,開牛肉麵館的有30多戶,有泥瓦匠等“大工”100多人,還有許多家庭跑運輸、搞養殖、種藥材、育樹苗。過去女人很少出門,現在兩口子雙雙務工很流行。

  在“走出去”的大潮中,三谷村村主任馬昱選擇留下來。2013年,甘肅省財政廳的幫扶幹部為村裏引進樹莓,他挑頭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耕地80多畝。從2016年起,樹莓開始挂果,大家合計著開起採摘園,並找農業專家開發飲料。

  馬昱説,現在老百姓所從事的行當與當初的“換業”設計有相同也有很多不同。但要説全村最大的變化,還是思想觀念的變化。

  馬老漢把自家的耕地全都流轉出去,不僅土地租金收入有保證,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勞動力。兩個兒子讓他在家安心養老,他閒不下來,在自家小院裏種花弄草,試種樹莓。他説,大家的生活就像這樹莓,會越來越紅火。

+1
【糾錯】 責任編輯: 程瑤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大熊貓享受秋日時光
大熊貓享受秋日時光
美麗中國丨紅葉“醉”金秋
美麗中國丨紅葉“醉”金秋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黃山雲海瀑布醉遊人
黃山雲海瀑布醉遊人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843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