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通訊:“盛世公主號”上的絲路民心相通
2017-06-14 22:11:28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6月13日,在從斯裏蘭卡首都科倫坡前往馬來西亞檳城的航段上,演員在“盛世公主號”郵輪上表演越劇。新華社記者 楊依軍 攝

  新華社“盛世公主號”郵輪6月14日電 通訊:“盛世公主號”上的絲路民心相通

  新華社記者楊依軍

  遼闊的印度洋,蔚藍的海水望不到邊際。

  一艘名為“盛世公主號”的大型郵輪,航行在從斯裏蘭卡首都科倫坡前往馬來西亞檳城的航段上。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遠離塵囂,享受著郵輪度假帶來的愜意。

  13日晚,能容納1000人的“公主劇場”內,掌聲雷動。來自浙江紹興的文藝團隊傾情奉獻“絲路江南”專場演出,濃鬱的中國風撲面而來。

  作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嘉年華集團聯合舉辦的“沿海上絲綢之路 講中國故事”——“盛世公主號”海上絲路首航特別活動的第三段,12日到16日,紹興文藝工作者以“絲路·秀”為主題,通過大型歌舞演出、小型“快閃”、互動交流等方式,向各國乘客講述中國故事,展示絲路文化。

  6月13日,在從斯裏蘭卡首都科倫坡前往馬來西亞檳城的航段上,工作人員在“盛世公主號”郵輪上向乘客展示中國絲綢制品。新華社記者 楊依軍 攝

  “太棒了!震撼!非常驚艷!”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彭妮·格利森觀看完演出後情不自禁地站起來鼓掌。她一連用好幾個形容詞來表達內心的激動。“我太喜歡這場精彩絕倫的演出了!”

  演出通過“絲路之源”“綢”“曲”“瓷”“墨”“戀歌”等關鍵詞的精心設計,運用音樂、舞蹈、光電等舞臺藝術形式,形象展示中國古老的絲綢、瓷器、書法文化,生動呈現《梁祝》這一經典愛情故事,讓觀眾在約一小時的時間裏盡情享受充滿中國味道的文化盛宴。

  “我都看懂了,”格利森説,“大螢幕上還加了英文字幕,這太貼心了!”

  格利森曾于2009年和今年兩次到中國旅行。“我非常喜歡中國,中國的文化、歷史、建築、人都吸引著我,”她説,“中國在不斷進步,甚至在互聯網、科技等方面都領先了。中國正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

  不少觀眾和格利森有同樣的感受。不售門票的“公主劇場”一座難求,很多人站著看完整場演出。有觀眾因為第一場沒有坐到好位置,第二場開演前40分鐘就來到劇場。

  來自波多黎各的安東尼奧夫婦和4個孩子一同觀看了演出。“中國文化既古老,又充滿活力。”他們這樣描述觀看演出的感受。安東尼奧的女兒沒有拿到現場互動環節贈送的絲巾,散場後特意找中國朋友看個究竟。

  84歲的何家駒少年時代生活在香港,後旅居夏威夷。聽説記者來自北京,他饒有興致地談起上個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他曾和夫人多次乘坐郵輪旅行,但觀看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演出還是第一次,這讓作為華人的他頗為自豪。

  6月13日,在從斯裏蘭卡首都科倫坡前往馬來西亞檳城的航段上,工作人員在“盛世公主號”郵輪上向乘客展示中國瓷器。新華社記者 楊依軍 攝

  “‘一帶一路’是中國近年來提出的成功概念。”何家駒説,很多人都在談論“一帶一路”,感到這是一個創舉。

  中國聲音、中國方案的影響力日益上升的背後,是不斷和平發展的中國。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古老的絲綢之路在新的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航行大海的巨輪,承載著促進民心相通、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使命。

  14日上午,在郵輪中庭廣場舉行的中國書法“快閃”活動上,當天過生日的乘客阿裏亞德納在中國書法工作者指導下,寫下“和平”二字,作為自己的生日願望。

  “中國文藝團隊的到來,讓這次航行具有了特殊意義,”“盛世公主號”郵輪船長克雷格·斯特裏特説。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無現金”進程中的公交點鈔員
    “無現金”進程中的公交點鈔員
    雙城記:跨境學童的一天
    雙城記:跨境學童的一天
    倫敦一高層建築發生火災
    倫敦一高層建築發生火災
    美司法部長國會作證否認“通俄”
    美司法部長國會作證否認“通俄”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6009112114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