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不務正業”到“一番事業”--記大山深處的雕“儺”非遺傳承人王國華
2017-06-12 18:09:30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貴陽6月12日電 題:從“不務正業”到“一番事業”——記大山深處的雕“儺”非遺傳承人王國華

  新華社記者劉茁卉、汪軍、向定傑

  這幾天,一筆300面儺面具的訂單,讓王國華忙得不亦樂乎。雖居大山深處,他和徒弟手工制作的面具供不應求,把雕“儺”做成了遠近聞名的産業。

  走進貴州省德江縣楓香溪鎮長徵村苗族村民王國華家中,就像走進一個儺面具博物館。

  用白楊樹雕刻的面具呈現出棱角分明的五官,涂上顏料的面具將儺戲角色“演活”,兇神惡煞,抑或慈眉善目。

  三十多年前,王國華是個“不務正業”的人。

  儺戲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以消災祈福保平安為目的,通常戴面具進行表演。德江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儺戲),德江儺戲被稱作中國戲劇界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今年52歲的王國華,自幼喜愛跳儺戲和雕刻儺面具,是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從1983年開始,他癡迷于雕“儺”。

  一開始,妻子覃智嬋非常不支援。

  “農村人不做自己的産業,不下地把農活幹好,天天在家東雕西刻,我從隔壁村嫁過來,家裏很困難,感覺無法依靠。”她這樣憶起當年。

  那時,大兒子才五歲,兩口子矛盾激烈。

  妻子天天逼著王國華下地幹活,但他的興趣和時間都放在研究儺面具上。

  讓覃智嬋沒想到的是,當時的“不務正業”,如今成了“一番事業”。

  2003年,一場有關儺文化的研討會在德江縣舉行,多個國家的人士前來參會。王國華雕刻的面具讓不少老外産生了興趣。

  “老外問面具賣不賣,我立馬讓家人拿到縣城,賣了8面,得了2000塊錢。”王國華説。

  他用800元買了一臺彩電,妻子感到很高興。從那以後,覃智嬋的觀念有了改變,王國華的面具生意也逐漸紅火起來。

  近三年,他通過雕刻面具收入200多萬元。現在家中已買了一輛小轎車、一輛商務車。

  去年,王國華和幾個徒弟一共雕了2000多面,賣到湖北、寧夏、四川、重慶等地,最高的每面能賣到500元。

  最近,成都和深圳來了幾筆訂單,一共訂購2000多面,這讓他束手無策。他説,大單子不敢接,加班加點都做不出來。

  人手不夠,王國華每年還帶一些貧困戶的徒弟,解決部分村民就業問題。長徵村村民呂昌洪曾是貧困戶,在王國華手下學習,雕刻一副面具工資200元,打磨一副30元,上色一副15元,兩年前就脫了貧。

  在王國華的腦海中,儲存了200多個面具的模樣,信手拈來,隨時雕刻。隨著人們欣賞水準的不斷變化,他也在不斷創新。

  跟著王國華學了十年的徒弟周國再,常常為師傅喜好鑽研的精神所折服。“幾十年不變,一天到晚都在琢磨,好像比吃飯還重要。”他説。

  為了讓儺文化在年輕的一代人身上繼續傳承發揚,王國華抽時間在鎮上的八一小學給孩子們上課,教授面具雕刻。他還建起了貴州省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傳習所,打算展覽自己的作品。

  在傳習所的墻上,他寫下這樣一副對聯:雕龍畫鳳漫遣文藝出妙手,模山范水盡收古物入瓊樓。橫批是“傳承文化”。

  對于儺文化的傳承,他説,只要能找到一種方法和形式吸引年輕人,這些老的東西就會有“新生命”,就不用擔心失傳。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深圳市颱風預警升級為黃色
    深圳市颱風預警升級為黃色
    雨後“魔鬼城”
    雨後“魔鬼城”
    “槍王”對決
    “槍王”對決
    貴州出現強降雨天氣
    貴州出現強降雨天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113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