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創業“保姆”、新型學徒制都是啥?青年“花式”就業創業漸成熱門
2017-05-04 11:12:04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上海5月4日電(記者周蕊)從學校出門之後做什麼?對越來越多的青年來説,創業已經不再是“非主流”的選擇,甚至有不少青年還選擇成為孵化創業團隊的“保姆”,而“再傳統不過”的就業,也有了學徒制、半工半讀等種種創新模式。

  創業正在成為畢業生“第四條道路”

  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近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上海16-35周歲青年的創業活動率為12.4%,相當于每8位青年中就有一位是創業者,而這一數字在2009年時才僅有6.7%。青年將創業作為人生選擇,這正在變得主流。

  “當年打算創業的時候,身邊好多人都勸我不要這麼‘任性’。”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盛視天橙公司,其創始人陳嵩2008年本科畢業時,沒有走就業、讀研和出國的傳統道路,而是選擇了“第四種道路”的創業,“最開始搬到漕河涇孵化器的時候,只有一個人、一臺電腦、一輛自行車,對各種優惠政策也‘兩眼一抹黑’,現在的大學生創業想法成熟很多,創業的環境也更加寬容。”

  不再是“非主流”選擇的創客概念,甚至還成為大學生校園競賽的“影響因子”。已經在中國各大高校裏舉辦多年的歐萊雅中國區“校園市場策劃大賽”,今年將決賽首次由傳統的“演講+ppt”模式改為了“創客孵化器+創意博覽會”的模式。記者在決賽現場看到,若幹張展臺繞場一周擺開,13支團隊化身競標的“參展商”,在自己的“攤位”上“各顯神通”,直接邀請評委進行面對面、一對一的深入互動。

  創客“保姆”:“你的創業,由我來守護”

  你選擇了創業,我選擇守護你的創業。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創業,他們中的部分還選擇了為同齡人做創業“保姆”。

  在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業中心,這裏的450多家在孵企業的創業者大多是“80後”,他們的孵化“保姆”團隊,平均年齡也不到35歲。孵化團隊的負責人王鐘澔説,同齡的孵化團隊和創業者,溝通更加緊密。

  雖然年輕,但這支20多名員工的孵化團隊對企業的需求“有求必應”:創業中心孵化團隊的“功能表”上,共有16個模組、520多種服務,從工商注冊、人員招聘到專利申請、投資路演,涵蓋了從企業誕生前、直到做強做大整個階段的“全生命鏈服務體係”。得益于“保姆式”的服務,統計顯示,創業中心累積孵化的1000多家企業中,成功率(一年生存率)超過91%,遠高于行業水準。

  幾年前獲得上海市徐匯區第一屆“創業夢之星”大賽第一名的李萬萬,現在已經是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的一員。“創業者在初創階段經歷的問題和‘陣痛’有其共性,我當初遇到的問題及對策,也許能給今天的創業者啟發。”成立于2000年的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現有專家635位,十多年來累計服務創業者逾46萬人次,幫助10萬余名創業者成功創業。

  “花式就業”提升著青年就業的競爭力

  對現在的“新新人類”來説,“再傳統不過”的就業也能玩出花樣:新型學徒制、半工半讀等“花式就業”正在提升著青年就業的競爭力。

  上海市首批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單位強生計程車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戴明晨介紹,試點以來,公司新錄用的首次加入出租汽車行業的駕駛員,通過師徒帶教,讓新員工快速適應工作環境,掌握工作技能。“完成全部課程和帶教後還將參加專項職業能力技能鑒定,考試合格頒發證書。”

  “有啥不懂都能問師傅,出車的時候特安心。”“85後”青年于巧立是新型學徒制試點的首批受益者。剛入職時的于巧立,對道路的熟悉度不足,每個月“吃”的違章罰單不少。“加入學徒制後,師傅幫我熟悉道路,手把手教車上設備的使用方式、出車前的檢查保養等,就連如何服務外國人和特殊乘客等事項也一一教授,現在我不僅違章少、開車順暢,與乘客的關係也更加和諧。”

  在強生公司所在的上海市靜安區,一些企業還推出了“半工半讀”等特色項目,為青年就業助力。這一項目的參與者不僅可以能上靜安區業余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開設的大專、本科學歷班,參加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等級培訓,還能在取得執業等級證書後進入企業進行對口的實訓。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士兵持槍在巴黎埃菲爾鐵塔巡邏
    士兵持槍在巴黎埃菲爾鐵塔巡邏
    重磅!空軍步入轉型發展的“快車道”
    重磅!空軍步入轉型發展的“快車道”
    內蒙古全力撲救大興安嶺北大河林場森林火災
    內蒙古全力撲救大興安嶺北大河林場森林火災
    五十余萬株鬱金香綻放甘肅金昌戈壁灘
    五十余萬株鬱金香綻放甘肅金昌戈壁灘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0916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