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後的杭州城市公共自行車,加裝了智能鎖,還可實現無樁停放。 受訪者供圖
中國城市公共自行車的發源地杭州,正在進行一場針對傳統公共自行車運作模式的“革命”。
3月27日,杭州公共交通集團及承建商杭州金通科技發布城市“無樁公共自行車”,引發關注。與傳統模式下依賴租借點及車樁,通過市民卡完成借車、還車程式的公共自行車相比,新式公共自行車採用智能鎖,可通過移動掃碼租借,此外,虛擬電子圍欄的應用,也使得公共自行車實現“無樁停放”,獲得與互聯網共用單車類似的使用體驗。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杭州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國雄稱,曾輸出“杭州模式”的杭州公共自行車服務,近年也受到共用單車的衝擊。而此次的改革,也力圖在盤活現有資源的前提下,實現公共自行車功能的延伸。
共用單車興起 “小紅車”遇冷
2008年5月1日,中國第一輛城市公共自行車,出現在浙江杭州。首批投放的車輛,遍布于杭州市區內的61個服務點,總數量達到2800輛。由于車身為紅色,這批公共自行車被稱為“小紅車”。
這是國內城市首次以公共交通服務的形式,探索破解“最後一公里”難題。
此後的9年,公共自行車在杭州迅速發展。新京報記者從杭州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發展有限公司獲悉,目前,杭州共有車輛租借點3770個,公共自行車總投放量達到8.58萬輛。每天約有31.5萬人次使用公共自行車出勤。
與之相對的是,預付押金辦理市民卡,通過租借點進行租用,再將車輛停放至固定建設的停車樁,被稱為公共自行車“杭州模式”。數年間,這一運作模式在國內多個城市得到復制。杭州公共交通集團一名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國內400余個開通公共自行車服務的城市中,至少有200個具有“杭州基因”。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杭州模式”受到挑戰。手機客戶端注冊,無需辦卡,隨開隨用的共用單車,開始衝擊杭州公共自行車,並導致後者的空置率提高。
一名杭州市民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杭州市面上至少有十家共用單車品牌,色彩多樣,居民出行時,不少人已不再選擇“小紅車”。
共用單車“圍城”,杭州公共自行車開始嘗試“突圍”。2016年8月28日,西湖景區周邊沿線100個服務點推出“掃碼租車”功能,市民通過手機客戶端或者微信端掃取“小紅車”車身的二維碼後,可實現“無卡操作”。
限定區域停放否則無法鎖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掃碼租車”只限西湖景區周邊的租借點。此外,在還車時,用戶仍需將“小紅車”推入租借點的鎖止器(車樁)中。
探索仍在繼續。2017年3月15日,杭州公共自行車實現“24小時”服務。
盡管有這樣的嘗試,相比共用單車,定點停放的“小紅車”依然顯得並不方便。上述杭州公共交通集團人士稱,這樣的使用體驗,也直接影響了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率。
3月27日,杭州公共交通集團發布了由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車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新式“小紅車”。與之前的版本相比,新車除全部配備智能鎖,實現移動端租借外,還對傳統的公共自行車運作模式進行顛覆。
杭州金通科技一名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本次改裝,基于傳統“小紅車”還車難的痛點,開發出虛擬“電子圍欄”。通過設置“電子驛站”,在車載定位裝置中,設置市區內可停車區域,通過客戶端對用戶進行提示,從而實現在可停車區域“無樁停車”。
在上述負責人看來,傳統公共自行車存在的辦卡、還車不便等問題,將在新式“小紅車”中得到解決,而相比隨意停放共用單車,由于限定可停放區域,否則車輛無法上鎖,新式“小紅車”對城市管理更為“友善”。
-
共用自行車團體標準上線 能否促進規范發展?
23日,國內首個共用自行車團體標準在上海完成編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新標在押金管理、預付金退款等備受公眾關注的問題上,均對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共用自行車市場能否由此告別“野蠻生長”、進入規范發展?2017-03-23 19:24:24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國足客戰伊朗能否繼續上演“破咒好戲”?
2017-03-28 10:34:28
-
曾有輝煌!回顧中伊足球交鋒史
2017-03-28 10:30:14
-
什麼叫職業含金量?這些行業完美詮釋!
2017-03-28 10:27:20
-
伊朗為何使出了盤外招?
2017-03-28 10:27:20
-
環保數據也造假,這可不是一般賊
2017-03-28 10: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