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歸國潮能否令出國熱降溫
2017-04-19 08:45:38 來源: 北京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近日有媒體報道,一位吳姓留美學生稱,在美國花400萬留學8年,回國後找一份薪酬滿意的工作卻十分不容易,這筆投資可能一輩子都難以回本。

  該位留學生的自述,引發輿論討論:出國留學究竟值得不值得,還要不要出國留學?這是一個需要理性分析的問題。出國留學本就是個體的選擇,值不值得要看每個個體,適合他人的選擇不一定適合自己,這需要每個個體在選擇出國留學時做理性規劃;出國留學當然需要考慮經濟回報,但是,出國留學除了“經濟價值”,還有“教育價值”。當下,很多家庭選擇出國,更在意的是教育價值,這需要我國教育部門、學校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不能指望通過算經濟賬讓留學熱降溫,而需通過改革提升我國教育品質,以疏導家庭送子出國留學的需求。

  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當前已經形成“歸國潮”。改革開放以來,截至去年,我國大約有458萬留學生,回國322萬,也就是説,留學生有八成以上回國。而與“回國潮”對應,我國還存在“出國留學熱”。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較2012年增長14.49萬人,增幅為36.26%。從學歷層次看,2016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攻讀本科以上學歷佔七成(本科生30.56%、碩博研究35.51%)。

  客觀而言,“歸國潮”與國內就業吸引力增大密切相關,但也與出國留學人數增加、結構發生變化有關。10年前,我國出國留學還主要集中在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階段,因此,大多出國留學生學成後選擇留在國外,而由於人數並不多,國外能接受他們工作。而現在,出國留學迅猛增長,出國留學人員的素質也參差不齊,有一部分甚至是“垃圾留學”,回國人員大增,海歸身份含金量下降也就在意料之中——這部分留學生無法在國外找到工作,回國也不具有競爭力。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的負責人曾指出:“我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到87%。”這説明,大規模歸國潮中,精英人才其實只佔少部分,如果就以精英人才歸國進行分析,這部分出國留學的歸國比例並沒有大幅度提高。進而,就不能以歸國潮來論斷國內環境已經形成巨大吸引力,也不能武斷否定出國留學沒有多大價值。

  為何出現“歸國潮”的同時,“出國留學熱”高燒不退?這是因為頂尖優秀人才出國的原因仍舊不變(甚至更強烈),其他留學者則希望有適合自己的多元教育選擇,有經濟條件的父母並不特別在意孩子今後的就業,而希望孩子有更好、更完整的教育體驗。

  “海歸”貶值,準確地説,是“海歸”身份貶值,只有留學的經歷和留學生身份,沒有競爭力,當然得不到社會和市場認可。這會促使人們改變以身份識人的傳統觀念。我國社會一直存在人才“身份論”,這是十分落後的人才觀。本來,出國留學只是一個人的學習經歷,並不代表他就有高人一等的能力,可以前,大家一直在乎“身份”,這和對待國內名校畢業生看重名校身份一樣。

  在人才身份貶值的背景下,受教育者必定會關注教育品質。這會是今後出國留學的趨勢,越來越多選擇出國留學者,會認真分析目標國家、學校的教育品質。而這也給國內教育部門、學校提出要求,不要認為歸國潮會令出國留學熱降溫,如果國內不能提供滿足受教育者需求的高品質教育,一些家庭就是“經濟賬”算不過來,也會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因為讓孩子接受能讓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這比“經濟賬”更重要。如果在“經濟賬”算不過來的情況下,出國留學還是高燒不退,只能表明國內升學評價制度、學校辦學質量在推着學生選擇出國留學,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避免這種尷尬局面,必須推進升學評價制度改革和辦學改革,以給每個受教育者更自由的選擇空間,而不是被逼着選擇出國留學。(熊丙奇)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中越海警舉行2017年首次北部灣共同漁區海上聯合檢查
    中越海警舉行2017年首次北部灣共同漁區海上聯合檢查
    絕壁鑿“天渠” 壯志凌山河——記貴州遵義市老支書黃大發
    絕壁鑿“天渠” 壯志凌山河——記貴州遵義市老支書黃大發
    C919首架機通過首飛放飛評審
    C919首架機通過首飛放飛評審
    首屆青島賞花會開幕
    首屆青島賞花會開幕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083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