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古人是如何“遊學”的
2017-06-24 07:38:58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漢畫像石上“孔子見老子”場景 (山東嘉祥境內出土)

  明代王世昌繪《山水圖》中結伴出遊的場景

  唐朝西域石染典過所(通行證),1959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出土。

  明代仇英繪《清明上河圖》中出行場景,騎驢、背袋、挑擔均有。

  暑假將至,到哪裏去“遊學”又成了很多人的熱點話題。其實,“遊學”一詞在古籍中並不鮮見,最早出現“遊學”二字的《史記·春申君列傳》稱:“遊學博聞,蓋謂其因遊學所以能博聞也。”《北史·樊深傳》中也有“遊學于汾晉間,習天文及算歷之術”的記載。在中國古代,喜歡遠遊的讀書人還被稱為“遊士”,很多名人都有“遊學”的經歷。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即是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古代學子遠遊為了什麼?

  南宋鞏豐:“一旦遠遊學, 如舟涉江湖”

  古代遊學標誌性人物是先秦時的孔子,可以説孔子開了中國遊學風氣之先。據《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周遊各諸侯國長達14年之久,一生遍及衛、陳、魯、宋、鄭、蔡、楚諸國,現在好多地方都有孔子遺跡,就是這個原因。不只孔子,先秦時期的“子”級人物無一不是“遊”出來的,墨子、莊子、孫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等,全都是著名“遊士”。

  到漢魏時,讀書人遊學之風更為盛行。這一時期,最典型的人物是二十四史之首《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司馬遷20歲即開始遠遊各地名山大川,從當時的京城長安出發,出武關(今陜西商縣東),經南陽,在南郡(湖北江陵)渡江,抵達長沙,來到屈原自盡的汨羅江江邊,憑吊詩人……歷時數年,司馬遷把大半個中國都“遊”了。

  與現代學生暑期遊學目的不同,古代學子在科舉取士確立以後,大多是為了功名前程而離鄉遠行,遍訪名師。如韓愈、柳宗元、蘇軾、王安石等“唐宋八大家”,均有豐富的遠遊經歷。南宋詩人鞏豐《送湯麟之秀才往漢東從徐省元教授學詩》,描繪了古代學子遠行求學的心態和不易:“士遊鄉校間,如舟試津浦;所見小溪山,未見大島嶼;一旦遠遊學,如舟涉江湖……”當然,古代學子除了“求學”、“求仕”,只為“遊山玩水”的也不少見。

  那麼,在交通工具不發達的古代,如何遠遊?有條件的可以乘車騎驢,更多的是步行,即所謂“徒行”,以完成遊學計劃。從史料所記來看,大多數讀書人都是“窮遊”。孔子當年去拜訪老子,就是魯昭公讚助了他一輛瘦馬破車。

  古人出行要帶哪些東西?

  戰國時期蘇秦:“羸縢履蹻,負書擔橐”

  古人出行一般會隨身攜帶上哪些東西?這裏,以戰國時著名的論辯家蘇秦一次遠遊為例,來看看先秦時的旅行“裝備”。《戰國策·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條有這樣的描述:“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羸縢履蹻,負書擔橐……”這段話的意思是,蘇秦身上的黑色貂皮衣破了,百斤黃金也用光了,沒有費用,只得離開秦國回家。腿上纏著裹腿布,腳上穿著草鞋,身上背著書籍,肩上挑著擔子……

  據此可知,蘇秦行路至少帶了三樣東西:一錢財,黃金百斤;二學習資料,書;三收納用具,橐。這三樣東西是古代讀書人遠遊的基本需要,在現代亦然。

  古代不像現在,帶著一張銀行卡就可行走天下。古人一般要根據路途的遠近帶上足夠多的盤纏。蘇秦帶上的現錢不少——黃金百斤,但最後也未夠他一路開銷,在遊説秦王沒有成功的情況下,只好離開秦國回家。而學習資料同樣是古代讀書人出行必備,這也是遊學與商人外出做生意即所謂“行商”的不同。先秦時的書本都是竹簡木牘一類,比隋唐以後普遍使用的紙質書籍要沉很多,在無車可乘、無驢馬騎的情況下都要背負肩挑。橐則是古代遠行又一必帶之物。所謂“橐”,即口袋,在沒有箱子的情況下,口袋是裝帶旅行用品最好的用具。

  古代旅館、飯店不發達,偏遠地方根本找不到吃飯的地方,所以還要帶著鋪蓋、鍋碗等,如孔子出遊就是帶著鍋灶上路的。從《戰國策》所記來看,蘇秦遠行所帶東西還是不少的,但最後仍是相當狼狽:“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狀有歸色。”實際上,蘇秦並不是最慘的,遊士最後靠沿途乞討生活、淪落為乞丐的也不少見。唐朝文人白行簡的《李娃傳》記載,李娃曾“巡于閭裏,以乞食為事。”所以,為防止路上斷炊要飯,古人遠行時盡量將用品帶全帶足,這就是所謂的“窮家富路”。有條件的讀書人會帶個仆人,或是雇人肩背擔挑,或雇一頭毛驢馱運作李。如果雇不起人,又沒有牲口,那只能自己當驢使,遠遊者真的成了名副其實的“驢友”。

  古人出行用帶“身份證”嗎?

  《大唐六典》規定:“凡行人車馬出入往來,必據過所以勘之”

  除了日常用品,古人出行一般還會帶兩樣東西,一是“節符”,一是“地經”。“節符”在先秦時已開始使用,相當于現代的身份證、通行證或單位證明。“節符”其實是“節”與“符”的合稱,乃兩種不同形式的憑證,後來也稱“傳”、“所”或“過所”。古人出門遠遊如果不帶上“傳”、“所”這類證件,會遇到很多麻煩。唐代詩人元結《欸乃曲》一詩曾描繪過在湘江上夜裏被查問的情形:“湘江二月春水準,滿月和風宜夜行。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

  關于查驗“身份證”,先秦時已有規定。1975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簡,從中便發現了《遊士律》:“遊士在亡符,居縣貲一甲,卒歲責之。”此律可以説是中國最早一部旅遊法規,其大概意思是,如果旅遊者丟失了通行證明,要交一身衣甲的罰款,到年底時統一徵收。《大唐六典》中的規定則更為具體,各地檢查站(關防)的長官要切實負責起查驗工作:“凡行人車馬出入往來,必據過所以勘之。”如果冒用他人過所,或是不應該持有的持過所者,要判處徒刑一年。

  古人出行必帶的“地經”,就是裏程圖。地圖在中國早已有之,但專門用于旅遊的地圖,似乎在唐宋以後才流行于民間,到明清時已成為古人出行必備。據元人李有《古杭雜記》,南宋時的臨安(今杭州)街頭,已出現與現代一樣的場景:有人專門賣旅遊地圖:“驛站有白塔橋,印賣《朝京裏程圖》,士大夫往臨安必買以披閱。”有人以此場景題壁:“白塔橋邊賣地經,長亭短驛甚分明。如何只説臨安路,不較中原有幾程。”這是嘲諷無心收復中原失地的南宋朝廷的,但間接透露了當時的旅遊地圖已繪得相當精準和實用。此後可供旅遊參考的地圖很多,如元朝有《輿地圖》、明朝有《九邊圖説》、《廣輿圖》,清朝有《大清一統輿圖》等。這些地圖,在方便出行的同時,也刺激了古代旅遊業的發展。此外,古人有時還會帶上“行路指南”等旅遊指導類書籍,如《一統路程圖記》、《水陸路程》、《士商類要》、《圖像南北兩京路程》等,出行時遇到問題可以對照一下。

  古人出行有什麼講究?

  古代出行祭“路神”,“一人不上路,二人不看井”

  古人出行對自身的安全極為重視,因而形成了不少禁忌。古人迷信地認為,旅途有神靈,稱之為“祖神”,民間視為“行神”,也叫“道神”、“路神”。古人心裏的行神,一説是共工之子修,一説是黃帝之子嫘祖,不論是誰,他們都喜歡遠遊,最後死于旅途之中,由此成了路神。所以,古人在遠行前會在道路邊祭祀一下,以求得旅途平安。

  古人出行另一特別之處是喜歡擇日子。因為路上有在四方雲遊的“噩神”,故出行時要挑好日子,以避之。一般來説,古人有“七不出,八不歸”的講究,即不選擇在陰歷初七、十七、二十七出行,回家時則避免在初八、十八、二十八這三個日子動身。據説這一風俗的形成源自封建時代休妻“七出”和諧音“不(八)歸”有關。

  在遠行時節上,古人也很在意,早期有“六臘月出門,神仙也遭難”一説。“六”指陰歷六月,正處炎熱的夏季,臘月則太冷。在交通條件不好的古代,大暑天和大寒天出門確實困難很多,連古代官員升遷就任都要避開,有“五月到官,至免不遷”的規矩。

  對于不同年齡的遠行者,風俗上也有不同的要求。如“老不上北,少不上南”以及 “老不入川,少不遊廣”、“老不走新疆,少不走蘇杭”等。而且古人大多喜歡結伴出行,“一人不上路,二人不看井”。這是為防止旅途中遇到不測時,可以相互照應。

  顯然,上述不少説法純屬封建迷信,而且非常愚昧,但迷信的背後是一種善良的祈願,這種避兇求吉的願望,今天的遠行者也是非常需要的!

  本版聲明

  “一方鉤沉”欄目文章係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先生供本報專稿,摘轉請務必與作者本人聯繫。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志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山東煙臺:“準海員”登輪體驗
    山東煙臺:“準海員”登輪體驗
    黃河壺口瀑布水量大漲
    黃河壺口瀑布水量大漲
    江蘇盱眙方形西瓜上市
    江蘇盱眙方形西瓜上市
    隴中梯田美如畫
    隴中梯田美如畫
    01016021000000000000000001110059129638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