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白鹿原》編劇申捷:最難改編的是鹿子霖和鹿兆鵬
2017-06-07 08:27:56 來源: 資訊時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盡管正在江蘇衛視熱播的電視劇《白鹿原》,在豆瓣上拿下了9分的高分,好口碑為業內公認,甚至還有不少聲音稱它是“收視榜上的遺珠”,但它在網絡上,也同樣遭遇著許多由小説改編成的電視劇存在的毛病和爭議,有網友給出“低分”理由:與原著小説相距甚遠的改編。近日,資訊時報記者專訪了該劇編劇申捷,了解他為《白鹿原》“瘋魔”三年的幕後創作故事。

  談題材改編

  幾赴西安求教

  陳忠實給了勇氣

  “我36歲接的,寫完39歲了。這中間我幾乎很少出門見人,完全在孤獨創作中瘋魔”,將50余萬字的小説改編成一部85集的電視劇,申捷(圓圖)用了將近3年的時間。事實上,申捷早前在改編劇版《白鹿原》的體會中透露過,當時自己接到這個題材改編時,曾有前輩力勸他不要接,因為會“吃力不討好”。他在採訪中也説道,2011年自己收到這個邀請時,也曾為接與否“輾轉反側”,“我再一次重讀小説,翻找關于忠實先生創作小説時的記錄。”接下這個任務之後,當時信心不足的他,隨後也在創作過程中幾次趕赴西安向原著小説作者陳忠實求教,“其實最大的問題解決不是具體的,是我的心。先生給我勇氣,記得劇本研討會有些委屈,老先生給我接風,就坐我身前講他創作的經歷,他的起落,然後拍拍我放在膝蓋上的手,‘認準了堅持走下去吧,以後有什麼問題都來找我’。”

  要改編這本長篇巨作,申捷表示首先要整理好整個故事的時間線索,“小説的文學特徵決定了它是螺旋式結構,文中大量的插敘倒敘,電視劇如果這樣展現,我相信觀眾會懵。我在接下這個活的幾個星期,一直在捋時間線,(工作室)墻上貼滿了白紙,當我畫清所有人物的時間線後,已經筋疲力盡”。至于故事人物的展現,申捷透露,陳忠實對于他改編的指導建議,包括“希望多一些小説中原生態的語言。讓我把白靈等年輕一代寫出來。田小娥的悲劇性要落地……”

  談演員演繹

  鹿子霖難改編,雷佳音“最纏人”

  最終呈現出來的電視劇《白鹿原》,一些書中經典事件場景、人物上場的順序有所改變,甚至白鹿原上的人物,形象表示也有些不一樣。比如,目前爭議較大的有仙草、田小娥、鹿子霖這幾個角色。申捷也表示,“原小説中仙草只是作為賢妻良母出現的,沒有太多的性格描寫,關于她的身世來去也是按白描的手法,這肯定是不符合電視劇的特徵。我接手改編,想的不是完全照搬文學作品裏的某條線,而是如何更影視化,這是我的職責。田小娥的悲劇性到底在什麼地方?我也希望能帶給觀眾更多的思考”。

  説到對劇中人物的改編,申捷覺得最難的還是鹿家人,何冰飾演的鹿子霖和雷佳音扮演的鹿兆鵬,“現在何冰老師演繹的鹿子霖應該是廣受歡迎吧?如果保留書中陰狠的刻畫,他的私生子多多,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還會像現在這樣喜愛這個人物嗎?鹿子霖最本質的是什麼?是狠嗎?是自私自利、是小聰明,是投機。我嘗試在白鹿兩家的爭鬥中加入些喜劇性的東西,把他變成一個可恨又可愛的人,可以讓觀眾體會到他的自私,感受到他的小心眼”。申捷認為的白鹿下一代中的關鍵人物鹿兆鵬,他則希望把他變得有血有肉,“革命者給人的一貫印象是大公無私,缺少個人感情的,但我想把他寫成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感情的革命者”。

  劇組主創在開拍前集體體驗生活的時候,作為編劇的申捷也跟隨駐組了,這段時間的生活也讓他印象深刻,“所有人在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落裏過男耕女織的生活。男演員白天在烈日下割麥,女演員就在家紡線和面。吃熬白菜,喝山泉水,在澡房衝澡,去公共茅房方便。晚上的時候,我們就擠在村委會的小屋裏(聊天)。第一次聚餐,沒有多少酒菜,白嘉軒、鹿子霖、鹿兆鵬、鹿三……每一個角色都起身到我面前,一一敬酒,‘申老師您好,我是白嘉軒’、‘申老師您好,我是兆鵬媳婦’……”申捷透露,那段時間,二十多個主要演員每天都排隊拉著他談角色,“最纏人的是雷佳音,我一場場給他調鹿兆鵬的臺詞狀態,現在證明效果確實好,雷佳音演出了風採”。

  談口碑與收視

  有時不能被收視所左右

  申捷第一次讀《白鹿原》小説的時候在大學,“記得大學時一個夜晚,外面瓢潑大雨,自習室裏只有我一個人,第一次看《白鹿原》,看到白靈與兆鵬相愛不得不分開,又被兆海千裏送嫂時熱淚盈眶,蕩氣回腸。讀完,印象最深的人物恰恰是田小娥與白靈兩個女子。”在出任電視劇《白鹿原》編劇之前,申捷其實已經有過不少響當當的代表作,包括《重案六組》《虎媽貓爸》等。各種不同題材風格的幾乎都寫過之後,申捷仍表示,“都沒有像改遍《白鹿原》這樣艱難”。

  不過從目前看來,《白鹿原》卻“不如”他以前的作品,能夠在收視和口碑相對持衡。對于目前圍繞著該劇的收視和口碑問題,申捷也回應表示,“有的時候我們不要被簡單的唯收視所左右。本身我們現在所處的網絡時代,就是一個充滿各種聲音的時代。還有網友評論説:‘終于有了一部他們想看的大戲’,這些觀眾與那些觀眾生活的不是一個時代嗎?觀眾需要引導,市場需要培育”。(蔡慕嘉)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志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法國巴黎聖母院前廣場一男子襲警
    法國巴黎聖母院前廣場一男子襲警
    “拇指西瓜”
    “拇指西瓜”
    雨霧慕田峪
    雨霧慕田峪
    雅浦海溝動物世界探秘:“蛟龍”號5000米深海大型動物見聞
    雅浦海溝動物世界探秘:“蛟龍”號5000米深海大型動物見聞
    01016021000000000000000001110059129626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