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服務業對我國經濟增長帶動作用持續顯現
2018-08-02 作者: 記者 張娜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增加值同比增長7.6%、佔全國GDP比重的54.3%、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5%、拉動全國GDP增長4.1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來有為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説,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看,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業不僅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態勢,而且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繼續提升,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帶動力量。

  採訪中,來有為還就上半年我國服務業發展所呈現出的主要特徵以及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作了深入分析。

  持續助推經濟穩中向好服務業呈現五大發展特徵

  中國經濟時報:上半年,我國服務業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多項指標持續向好,你認為,主要呈現哪些發展特徵?

  來有為:上半年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繼續提升,有效支撐和推動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從近年來服務業總體發展來看,主要呈現五個方面的特徵。

  第一,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呈上升趨勢。“十二五”以來,我國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和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明顯加快,服務業規模持續擴大,躍升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産業。2015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首次突破50%。2017年這一數字刷新到51.6%。2018年上半年已經達到了54.3%。預期到2020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將超過55%。

  第二,服務業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帶動力量。2015年,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超過第二産業並突破50%,達到52.9%。2012-2016年,服務業對當年GDP的貢獻率(不變價)從44.9%增長到58.2%,提高了13.3個百分點。2017年,服務業對我國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8%,高出第二産業22.5個百分點。2018年上半年服務業對我國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5%,比第二産業高23.8個百分點;拉動我國GDP增長4.1個百分點。

  第三,服務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近年來,現代服務業和生産性服務業發展提速,優化了我國服務業的內部結構。我國服務業企業積極開展商業模式創新,通過互聯網、平臺企業、電子商務實現線上和線下融合發展,基于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的服務應用和創新日益活躍,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開拓了服務業發展新空間。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超過200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一。我國資訊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17年的增速達到26%,2018年上半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反映出“互聯網+”催生的服務業新動能加快成長。

  第四,服務業成為我國勞動就業的主渠道。服務業的勞動就業彈性係數遠高于工業。近年來,在服務業發展的帶動下,我國萬元GDP創造的就業機會明顯增加,服務業吸納了大量轉移勞動力以及新增勞動力,對于緩解經濟增速下滑帶來的就業壓力起到了顯著作用。2014年,服務業就業人數佔社會總就業量的比重超過了40%,2017年,這一比重達到44.9%。

  第五,服務業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一是政府圍繞激發市場活力,積極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放寬市場準入,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實行“先照後證”,穩步實施“營改增”,優化了服務業的發展環境。二是服務業固定資産投資持續快速增長,支撐服務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展。2018年上半年,我國服務業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6.8%,佔全部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達到64.8%。三是外資品質持續提升。2012年以來,我國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規模繼續增長,服務業利用外資佔比越來越高,跨國公司在華投資設立的地區總部、研發機構等高端功能性機構繼續聚集。四是積極開展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等12個自貿試驗區建設,在北京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探索推進服務業體制機制改革,加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積極發展服務貿易、服務外包和跨境電子商務,為提高服務業發展品質和水準開辟了新渠道。五是各省區市推出了一係列支援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更加重視發展生産性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産業集群,在做好規劃、明確定位的基礎上引導企業向集聚區集中,改善産業配套條件,發揮了産業集聚效應。

  邁向服務經濟 服務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中國經濟時報:你認為,今後我國服務業發展將面臨哪些重大機遇與挑戰?

  來有為:有四個方面,既是我國服務業發展面對的重大機遇也是嚴峻挑戰。

  一是我國邁向服務經濟。當前,我國經濟服務化和産業融合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將繼續上升,走向服務經濟是大勢所趨。走向服務經濟,對我國服務業行業管理體制和相關政策也提出了挑戰。目前,我國監管體係建設嚴重滯後,把資質要求等同于監管、以考試培訓替代監管等誤區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監管能力不足、監管手段落後等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監管方式還不適應服務貿易和跨境電子商務、檢測與維修服務等新業態的發展需求。

  二是消費結構升級與産業結構升級。從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來看,伴隨著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我國今後將進入追求個性、高品質、安全、健康、便利的消費階段,資訊網絡服務、文化娛樂、旅遊、教育培訓、健康服務、養老、家政、快遞、電子商務等服務産品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傳統消費也開始呈現個性化、多樣化、多層次的趨勢;城鄉一體化水準提升也將釋放相當規模的消費需求。從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來看,我國産業的轉型升級和動力轉換對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行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物流配送、人力資源服務、服務外包等生産性服務的需求增速快。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服務業整體發展水準提供了強勁動力。與此同時,服務業品質問題日益突出,統計顯示,2017年,服務業萬人投訴量為3.03,呈現上升趨勢,高于工業萬人投訴量(2.2)。我國服務業行業標準及規范建設相對滯後,一些服務業的國家或行業標準制定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

  三是改善營商環境。我國營商環境近年來明顯改善,但與企業發展訴求和國際先進水準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進一步改善我國的營商環境,既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同時也是促進服務業發展和推進開放型經濟建設的重大機遇。

  四是服務業開放和全球化發展。近年來以自由貿易協定為代表的區域經濟合作逐步成為重塑國際經貿規則的重要機制與平臺,各國服務市場更趨開放,降低了全球服務分工成本,為服務全球化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礎,全球制造業服務化、服務業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更趨明顯。中國的服務貿易已經成為全球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2017年,我國服務貿易年均增長7.8%,規模躍居世界第二,特別是2017年服務出口增長了10.6%,是7年來的最高增速。雖然我國服務出口佔國際市場的份額不斷提高,但我國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服務行業和服務業企業仍偏少,我國服務貿易逆差規模不斷擴大,與貨物貿易呈非均衡的發展態勢。從2008年起,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急劇擴大,2017年達到了2554億美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多環節存漏洞 “有機”農産品竟然農殘超標

多環節存漏洞 “有機”農産品竟然農殘超標

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存在一些普通農産品傍名牌、買證書、蹭“有機”等亂象,有的“有機”農産品竟然農藥殘留超標。

·新興能源商業化面臨三大障礙

瀘州老窖期待與南非企業開展多領域合作

瀘州老窖期待與南非企業開展多領域合作

瀘州老窖未來將進一步增加擴展銷售區域數量。

·國有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