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廈門:“海上花園”擦亮生態“高顏值”-新華網
經濟特區建設40年來,廈門既追求經濟發展“高素質”,更不忘擦亮生態“高顏值”。
首頁 政情 産經 金融 房産 健康 臺灣 旅遊 訪談 視頻 無人機 VR
頭條視點原創政情視頻

廈門:“海上花園”擦亮生態“高顏值”

2021-12-24 10:04:2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廈門12月23日電題:廈門:“海上花園”擦亮生態“高顏值”

  新華社記者顏之宏、秦宏

  12月的廈門筼筜湖,碧波蕩漾,白鷺翩飛。湖岸邊,小而美的“口袋公園”星羅棋布,市民遊客穿梭其中,“人在景中走,景在城中繪”的畫面分外和諧。

  風景秀麗的廈門素有“海上花園城市”之譽,經濟特區建設40年來,廈門既追求經濟發展“高素質”,更不忘擦亮生態“高顏值”。從建立健全全市統一的空間規劃體係到構建生態環境責任制,從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到打造生態文明全民共建共用機制,廈門經濟特區生態建設成果斐然。

  冬日裏,廈門島內的松柏湖和天地湖內正在如火如荼施工。這兩個湖泊與廈門筼筜湖水係相通,疏浚之後,筼筜湖水係將更加暢通,可有效避免淤積和水體黑臭問題。

  今天的筼筜湖被廈門市民稱為“城市會客廳”,從筼筜書院的讀書聲到白鷺洲下沉式廣場的悠閒時光,從魚翔淺底到千鳥掠食,筼筜湖的生態變化讓人感慨。曾經,因為周邊興建工廠,污水直排,筼筜湖一度遭遇了“魚蝦絕跡”的生態災難。從1988年至今,廈門市為筼筜湖先後進行了5次大規模的綜合治理,隨著水質的顯著改善,筼筜湖生態功能逐漸恢復,生物多樣性得到極大提升。

  統籌好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考驗城市管理智慧。廈門劃定了控制線體係,明確了保護與開發的邊界,在市域范圍內劃定了各部門共同遵循的640平方公里的城市開發邊界與980平方公里的生態控制線,加強規劃審批管理,明晰部門事權,形成以生態為本底、以承載力為支撐,以“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海域係統”“全域城市承載力”四大領域為基準,以各部門專項規劃為落實的全域空間“一張圖”。

  在廈門島的東北角,五緣灣濕地公園已經成為國內外自然攝影愛好者競相前往的“打卡地”。與筼筜湖一樣,五緣灣也經歷了一場華美嬗變。“16年前,由于人為築堤養殖,灘涂淤積嚴重,加上地處廈門島的風口處,人煙稀少,當時的五緣灣內垃圾成堆,臭氣熏天。”廈門市湖裏區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説,為改變這一情況,廈門以跨海架橋的方式修築環島路,外灣清淤造地,內灣退塘還海,打開海堤,引水入灣。經過持續多年的清淤造地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目前五緣灣片區海域面積達242公頃,片區內建成100公頃城市綠地公園和89公頃濕地公園,一條8公里長的優質生活岸線蓬勃發展。

  依法治理,建章立制。廈門在城市生態治理中始終堅持法治思維。“1994年廈門在獲得經濟特區立法權授權後,首先著手的就是生態環境領域的立法。”廈門市人大城建環資委原主任傅子儀説,為生態環境立法,不僅是為了規范行政部門的執法行為,更是給企業和社會劃好利用生態環境資源的紅線。

  截至目前,當地已經出臺了《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等23部涉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法規和決定。

[責任編輯:鄭雲彩]
分享該新聞到微信朋友圈:
1、打開手機軟件“微信”--“發現”--“掃一掃”。
2、對準左邊二維碼進行掃描
3、識別成功後,彈出是否瀏覽該頁面,點擊確定。
4、點擊手機右上角分享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手機適配版    |    電腦PC版 
Copyright © 2016 FJ.news.cn
返回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9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