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川渝明年將推出一攬子舉措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12月26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專項工作組聯席會第五次會議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23年,川渝兩地將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推動一批項目落地,共塑文旅品牌,強化基礎保障。

  今年以來,川渝兩地推動了7個特色旅游區協同發展,實現了8項行政審批共享互認,舉辦了為期半年的“川渝一家親—景區惠民游”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取得新突破。

  2023年,川渝兩地將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爭取國家層面建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領導機制,探索建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項目庫等,強化協同發展。

  同時,推動一批項目落地,包括推進一批行政許可事項實現“川渝通辦”;爭取文化和旅游部授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文化旅游創新改革試驗區”;重點推進“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萬達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範區”“渝東南武陵山區文化産業和旅游産業融合示範區”建設;繼續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重慶國際馬戲城二期、重慶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石刻文創園區等川渝共建重大文旅項目。

  建設川渝石窟保護研究聯合實驗室及保護利用科技創新基地,實施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和示範效應的石窟寺綜合保護利用重點項目;繼續實施“考古中國”巴蜀文明進程研究,推進川渝石窟寺遺址公園建設;舉辦川渝話劇雙城記、“成渝地巴蜀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題演出等活動;協同推進“天府文化旅游中心+重慶國際文旅之窗”交流展示平台建設等。

  爭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離港免稅政策試點、文化旅游用地改革試點等相關政策;完善旅游交通指引標誌,繼續實施旅游幹線公路“標美化”改造;支持一線文旅單位開展骨幹互派、人才共育,共同培養舞蹈編導、戲劇編劇、沉浸式劇目創作者等緊缺人才;加大非遺保護、藝術創作、産業發展、市場管理等人才交流互動,鼓勵將人才交流融入文旅行業的各個環節等,強化基礎保障。

  會上,川渝還簽訂了合作協議。“百萬職工游重慶”活動正式升級為“百萬職工游巴蜀”活動,川渝兩地職工購買該活動的卡後,可持卡游覽峨眉山、青城山、仙女山、金佛山等上百家知名景區。

  記者 韓毅

編輯: 王龍博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923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