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睦和村的水果越來越“甜”

  睦和村村民李偉正在果園檢查臍橙成熟度。記者 栗園園 攝\視覺重慶

  12月7日,涪陵區南沱鎮睦和村,滾滾長江從村前經過,坐落在山丘間的村莊蒙上了一層霧氣,漫山綠葉間透出的星星點點的橙紅在寒風中散發出絲絲暖意。

  趁着空閒,村民李偉沿着門前馬路繞到後山,打開不銹鋼圍網邁進果園,一路不停撥開樹枝細看,檢查果實成熟度,“頭部還是青的,沒紅透,估計得再等上十來天。到時候村上的游客估計又要打擠了。”

  作為三峽庫區移民村,20世紀末,睦和村支部書記劉家奇通過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帶領全村發展龍眼、荔枝、臍橙、枇杷等經果林,幫助後靠移民增收致富,並逐漸總結出了“土裏栽樹子,四季賣果子,家裏開館子,就地進廠子,外出掙票子,青山變金子”的“六子致富經”。

  20多年過去了,睦和村家家戶戶仍然在種果樹,成為涪陵出了名的“水果村”。“現在我們水果品質越來越好,供不應求,家家戶戶都不愁銷路。”李偉説,時代不同了,睦和村“致富經”的念法也隨之升級。

  老樹結新果

  水果品種持續改良

  其實,睦和村的水果發展之路並非一直“甜”。從2004年開始種臍橙的李偉深有感觸。

  當時,依託百萬噸臍橙補助項目,睦和村從江津引進專用於橙汁加工的渝津橙品種,並與忠縣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建立合作關係,村民種臍橙不用擔心賣不出去。

  但此後10年,由於品種逐漸老化、品質降低,臍橙越來越“不管錢”了。“奉節後來種的臍橙,地裏每斤收購價都是兩三塊,我們才五角。”李偉説,效益的降低一度打擊了村民積極性,産業發展進入惡性循環。

  2014年,南沱鎮政府坐不住了,帶領部分果農前往奉節考察,引回來的除了紐荷爾、福本等優秀品種外,還“挖”回了奉節種植大戶鄭運平。

  在鄭運平的指導下,通過開展高換嫁接試點,2015年睦和村的臍橙樹就開了花。“既然開花了,那就説明嫁接成功了。”李偉也緊緊跟上品種更換腳步,並流轉了村民土地,將種植面積從5畝擴大到50畝,還成立了橙紐妞農業公司。

  2016年,整個睦和村的臍橙品種全部更換。“就目前而言,柑橘種植技術相對龍眼、荔枝等是最簡單的,收益也是最穩定的。”睦和村支部副書記冉堰龍説,如今全村有2600畝經果林,其中柑橘種植面積達到1500畝。

  不僅僅是臍橙,近年來,睦和村“帶綠”“絳紗蘭”“蜀冠一號”“涪陵黃殼”等龍眼和荔枝新品種也陸續“上新”,老樹結新果,價格穩步提升,效益不斷釋放。

  不盈利的合作社

  利潤全部讓給村民

  村民種植積極性越來越高,還離不開一個特別的合作社——睦和龍哥果品專業合作社。

  與傳統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度參與生産經營不同,睦和龍哥果品專業合作社由村幹部牽頭組建,合作社並不參與生産經營,只為村民提供生産服務,搭建經營&&。

  “傳統合作社和村民合作,一般都是要盈利的,用於支付運營成本。但我們想把所有利潤都讓給村民。”冉堰龍説,合作社自成立起,就免費為村民提供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商標品牌、統一物資供應、統一對外宣傳推介、統一銷售價格的服務,經營方面由村民自種自銷。

  但這並不意味着合作社在銷售上甩手不管。在李偉公司旁邊的空壩上,記者就看到一個由合作社搭建的水果交易市場。每到水果上市季節,村民就會將産品拿來展示、交易。

  在技術方面,睦和村則通過給予大戶政策支持,把有技術的大戶吸納成為合作社“編外人員”,免費為村民提供技術服務。這裡面就包括鄭運平和李偉。

  “技術指導就不説了,我不僅每年舉辦技術培訓會,隨時為村民答疑,現在還幫村民代發快遞。”鄭運平介紹,村民如今都愛通過朋友圈“帶貨”,“他們接到訂單後,就把水果打包好,我免費幫他們打印快遞單,並運送到快遞點。”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交易也省心,高回報促使睦和村村民種水果的積極性持續不減。2021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21200元。

  四季有水果

  鄉村旅游正當時

  “春有枇杷,夏有荔枝,秋有龍眼,冬有臍橙”,多年來的良性發展,讓睦和村的水果産業在涪陵打出了名氣,成為名副其實的“水果村”。

  尤其是近年來,通過每年舉辦的“龍眼文化節”“枇杷採摘節”“荔枝採摘節”“柑橘採摘節”等活動,睦和村四季游客不斷。“村民的水果根本不愁賣,一般節會期間就採摘完了。”冉堰龍説。

  因此,最近兩年,睦和村開始引導村民發展鄉村旅游。通過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刷新房屋外立面、升級鄉村公路、完善配套設施……小村莊換上了“新裝”。

  在移民一條街,記者看到,白墻、木窗、木門乾淨、清爽,街道兩旁的房屋門前不少都挂上了民宿招牌。

  走進逸園民宿,屋主劉永春正忙着施工:屋後閒置的圈捨已被拆除,與房屋打通,整個房間變得寬敞不少。

  “延伸出來的地方我改成廚房,方便接待客人。原來的小廚房現在改成休閒娛樂室。”劉永春一邊介紹,一邊帶着記者上樓看改造的4間客房。

  去年,村上對開辦民宿&&了補助政策,劉永春開始對房屋進行改造。“我自己出了5萬元,補助了3.2萬元,現在基本成型了,開始陸續接待游客。”看著屋後的果園,劉永春計劃再種上點花花草草,讓環境更美觀。

  冉堰龍説,通過引導和政策扶持,如今睦和村已開辦民宿十余家。“我們每年可接待游客10萬餘人次,今後肯定能越來越好。”劉永春也充滿期待。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20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