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搶時間 趕進度 出成果 西部(重慶)科學城市級以上科研平台全面復工

  12月9日,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西部(重慶)科學城323個市級以上科研平台已全面復工復産,搶時間、趕進度、出成果,全力衝刺年底“收官之戰”,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撐。

  9日上午,走進鳳棲湖畔的金鳳實驗室一期5號樓,記者看到,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醫藥中心實驗室裏,吳賓玉博士在操作&上有條不紊地反復做實驗,驗算數據,為基於人工智能的成藥性篩選平台建設積累數據。吳賓玉稱:“平台預計明年底對外開放,面向醫藥行業開展服務。”

  實際上,在三個月前,就在金鳳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團隊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及物理計算方法,在擁有幾十億個分子的分子庫裏篩選出有可能成藥的分子,成功合成首個用AI設計的藥物分子。這一成果將有助於大幅縮短新藥研發進程,提高新藥研發成功率。

  不僅如此,目前,該團隊又新增4個基於AI設計、靶向雙靶點的新骨架實體新分子,均交付給下游醫藥企業,加快推進新藥研發。

  上海交通大學團隊只是金鳳實驗室科研團隊的一個縮影。作為科學城的“頭號工程”,金鳳實驗室把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診斷作為核心任務,正努力提升創新資源聚集力、原始創新引領力,在國家實驗室創建中爭上游、在關鍵核心技術攻堅上攀高峰,打造重慶實驗室的“新樣板”、國家實驗室的“生力軍”。自今年6月一期建成投用以來,經過三輪評估,由卞修武、段樹民、趙宇亮、董晨等院士領銜的20個科研團隊相繼入駐並開展工作,到位各類科研人員160餘人。截至目前,已有7項發明專利進入實審階段,6項著作權登記在冊。

  此外,位於虎峰山腳下的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由市政府與中科院共同打造,如今已見雛形。首個落地的科研平台——中科院重慶汽車軟體創新研究平台,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裝修施工,竣工投用後,將迎來近百人的研發團隊入駐。

  據了解,中科院重慶汽車軟體創新研究平台於2021年底正式成立,規模已達到200人,主要包括重慶中科汽車軟體創新中心(下稱“創新中心”)、國科礎石(重慶)軟體有限公司(下稱“國科礎石”)、國科大重慶學院汽車軟體學院三大主體,旨在打造産學研“三位一體”式戰略布局,聚焦汽車軟體領域,加快突破原始創新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形成汽車軟體技術創新策源地。

  今年9月底,“創新中心”聯合“國科礎石”對外發布了《汽車軟體全景圖(2022年)》。“最新數據顯示,全景圖的下載量已超過6000次,其中博世旗下汽車技術公司ETAS還主動對接洽談,未來我們將開展汽車軟體白皮書方面的合作。”“創新中心”主任薛雲志介紹。

  與此同時,“創新中心”已有智能交互、可信賴自動駕駛、前瞻技術、低速無人系統4個研發單元進入試運行階段,積極布局前瞻技術方向,深耕汽車軟體關鍵核心技術,發展軟體定義汽車開源聯盟。

  “國科礎石”重點在端雲一體化SOA中間件及工具鏈、虛擬孿生汽車軟體開發雲平台、混合關鍵內核汽車操作系統、自動駕駛安全驗證平台等方向産出一批代表性技術成果。

  “得益於科學城在運營經費、人才引進、辦公場地、業務對接等方面給予的大力支持,我們平台正在快速成長。”薛雲志&&。

  科學城相關負責人&&,下一步,科學城將持續推進《支持西部(重慶)科學城高校院所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扶持辦法》等政策落地落實,支持高校、科研機構、企業搭建科研平台,開展原始創新、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推動科學城創新策源功能不斷提升。(首席記者 張亦築)

編輯: 朱俊潔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9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