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南岸區龍門浩老街·下浩裏於11月5日開街,街區充分還原老重慶市井生活場景,邀市民游客打卡。
“龍門浩的發展與重慶這座城市的時代命運緊密相連。”發布會上,中共南岸區委副書記、南岸區人民政府區長王茂春介紹,龍門浩歷經“湖廣填四川”“重慶開埠”“抗戰內遷”等重大歷史時期和發展機遇,塑造了龍門浩獨一無二的建築外貌和人文底蘊。如法國永興洋行、武昌中華大學舊址、比利時領館、溫家院子、美國大使館武官處等老建築,為老街增添了中西合璧、浪漫古樸的獨特氣質。
2021年4月,南岸區啟動了下浩裏(原下龍門浩)的建設,建設秉持“尊重、保護、傳承、創新”歷史文化的理念,採用“城市針灸”模式,通過“減、整、留、加”四個舉措和“原址原建、原面積、原高度、原風貌”四個原則,按照“築&、退&、懸挑、桿立、疊檐、院落”還原構成老街整體建築及街巷肌理,對原有房屋建築進行了設施優化,其中加固修繕38棟、整治更新建築37棟,融開埠、抗戰等重慶地域文化特色於一體。
下浩裏的修復材料採用本地青磚、舊瓦、條石等,建設者們以“繡花之功”留存了老街記憶,還原了老重慶市井生活場景,可以真正讓市民游客“看得見久遠的歷史,聞得到熟悉的味道,摸得着建築的質感”。
11月1日,南岸區啟動了“下浩新造·生活藝術節”,用沉浸式體驗方式,讓下浩裏老街以一種“綿綿秋雨般”“潤物細無聲”的狀態,緩緩揭下神秘面紗。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裏,市民游客到下浩裏,不僅可以觀賞兼具川渝民居和西式結構的建築群風貌,感受老重慶生活,參與為老街量身打造的開街市集和表演活動,還可以一站式打卡時尚咖啡、韻味攝影、立體雜誌、先鋒藝術等近30個各具風格的文化藝術IP,感受民俗古韻的留白、中西合璧的驚嘆,體驗下浩裏不可複製的魅力所在。
發布會上,中共南岸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區委新聞發言人包茹華稱,近年來,南岸用文化為旅游注魂,用商業為文旅聚力,巧做“融合”文章,打造獨具顏值氣質的“南岸十美”文旅品牌,即兩張名片、三條老街、五大名館,下浩裏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接下來南岸將進一步推動商旅文體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南岸的國際影響力與美譽度。
南岸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南濱路建設發展中心黨工委書記呂軼介紹,下一步,南岸將不斷提升南濱路的硬體水平、軟體服務能力,將其打造成為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濱江夜間消費集聚區,為廣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加優質的夜經濟和休閒娛樂好地方。(記者 韓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