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救援隊員為居民送水。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8月15日電(陳雨)來自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此輪高溫少雨天氣,已導致全市24個區縣305個鄉鎮(街道)的部分村居遭受乾旱災害。預計到8月中旬,重慶全市仍將維持大範圍高強度高溫天氣,全市人畜飲水困難和農作物因旱受災範圍將進一步擴大,水利工程蓄水可能銳減且無法得到有效補充,高溫熱害及乾旱影響將進一步加劇。
為確保在受災地區落實救災措施,8月10日至18日,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重慶市防辦、市減災辦、市水利局幹部職工、區縣派駐防汛抗旱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督導組分赴缺熵區縣開展高溫乾旱防範應對督導指導工作,重點對區縣文件落實情況、趨勢研判情況、監測預警情況、應對乾旱情況、旱澇急轉準備情況等內容進行督導指導。重慶市應急局出動市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參與抗旱送水等相關工作。
在重慶彭水縣,受持續高溫乾旱天氣影響,39個鄉鎮街道出現不同程度的人畜飲水困難。彭水縣應急局迅速組織40余名幹部職工組建5個抗旱小分隊,為全縣受災民眾送水。截至目前,彭水縣應急局共計發放抽水泵44個,出動消防車20余&次,累計輸送生活用水120余噸,有效緩解了村民飲水困難問題。
在重慶綦江區,為應對高溫天氣帶來的災害影響,綦江區針對丁山鎮、東溪鎮等街鎮旱情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共發射火箭彈15發,有效緩解旱情。同時,綦江區加強對全區136座水庫巡查,逐村落實供水設施巡查。此外,綦江還投入抗旱資金152.85萬元,出動25支抗旱工作隊伍,尋找新水源2處,保障全區受乾旱影響的街鎮人畜飲水安全和農業生産。
在重慶石柱縣,受高溫極端天氣影響,部分鄉鎮出現不同程度用水短缺情況。石柱縣防汛抗旱指揮辦組織各鄉鎮全力做好生活用水供應和調度。自7月下旬開始,石柱石家鄉、中益鄉、黃水鎮、橋頭鎮、馬武鎮、冷水鎮等6個鄉鎮啟動應急送水措施,有效緩解近8萬居民的用水困難。
據統計,截至目前,重慶各區縣累計出動抗旱應急力量6000餘人,送水車等抗旱應急物資裝備4000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