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到16日,重慶師範大學創新創業學院與綦江區安穩鎮政府聯合開展“‘休閒農業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暨綦江區安穩鎮休閒農業資源與居民願景調研”活動。該校10個專業的學生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在當地走村串戶,搞調研、解答村民在”休閒農業“發展中的遇上的問題,為他們送法到家,也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探尋方向,積累經驗。

大學生了解休閒農業發展問題。重慶師範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供圖
13日,剛抵達安穩鎮,放下行李,重慶師範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陳太紅和美術學院産品設計係系主任陳昊就將22名同學分派到安穩鎮的觀音村、崇河村、羊角村、篆坪村和召&村。
在篆坪村調研中,有村民問到,如何才能挖掘好篆坪村歷史文化和打造篆坪地標農産品?陳太紅和同學們現場了解情況後,給出“藥方”:做好一本村志、一面文化墻和篆坪大米。村志要講好村落髮展史;文化墻要重點展示篆坪大米文化;篆坪大米應按照《商標法》《農産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通過具有監督能力的組織申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並從選種、育秧、栽種、田間管理、收割、加工等環節予以標準化、規範化生産,確保篆坪大米品質,打造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

走村串戶了解農業發展問題。重慶師範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供圖
調研小組在現場調研羊角村和觀音村長征文化遺址和農業文化後,陳太紅和同學們建議,這兩個村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規定,弘揚紅色文化和傳承、發展優秀農業文化,將羊角村和觀音村的長征文化遺址形成一個整體,連片打造長征文化遺址體驗區;在合理保護利用長征文化遺址和農業文化過程中,還應遵守《文物保護法》和《非物質文化遺産法》,劃定長征文化遺址核心保護區和建設控制範圍,保護好農業文化中的非遺技藝。此外,安穩鎮在塑造安穩黑山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一金子招牌時,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規定,做好種源保護利用,開展良種培育。

大學生走村串戶送法到家。重慶師範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供圖
“創新創業不能靠單相思,對着空氣作畫,還需要走到基層了解一手情況,從現實出發。‘休閒農業’發展過程中,也不能猛打猛撞,需要法律知識保駕護航,如熟知《民法典》,交易的時候簽好合同,出現糾紛才能用法律保護好自己。”陳太紅介紹,此次調研活動中,大學生們進行村落資源調研和居民願景收集工作,希望通過社會實踐課程,拿到第一手的資料,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和在農村創新創業的法律意識,也為當地村民在鄉村振興發展中,帶去知識的力量。(戴東妤 蘭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