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16點,隨着最後一批收治人員出院,長春市雙陽奢嶺方艙醫院6號、7號艙閉艙,重慶援吉林醫療隊圓滿完成救治任務。
據重慶援吉林醫療隊副領隊、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副主任肖駿介紹,自4月2日抵達長春以來,醫療隊已在雙陽奢嶺方艙醫院開展抗疫相關工作20余天,累計收治862人,累計轉院、出院850人,轉艙12人。
在這段時間裏,隊員們也記錄下這期間的點點滴滴,有溫暖,有加油,有希望。
北碚中醫院主治醫師唐悅:
我們共同的目標是盡快治愈出院
今天我輪休。在此之前都是熱火朝天、爭分奪秒地工作,就像戰鬥一樣,我們每天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吃飯,見縫插針地睡覺,有時還會半夜頂着寒風出發。
工作很辛苦,也很充實。患者們性格不同,脾氣各異,剛進艙時很多人都愁眉苦臉、情緒低落,他們會輪流到醫生辦公室訴説自己的煩惱和症狀,問得最多的是“什麼時候能出院”。這時,我們會耐心傾聽,緩解他們的焦慮。我知道,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盡快治愈出院。
墊江人民醫院主管護師張琳:
一群可愛的人
這些天,雖然很累,也有感動、收穫、快樂。我想支撐我們最大的動力就是可愛的“他們”。“他們”是一群可愛、樂觀、貼心的患者。每天穿着防護服的我們氣喘吁吁,很多患者看到後會主動幫我們發飯、發藥、發口罩、消殺,還會組織艙內人員一起鍛煉。
我們每天都會收到他們無數句感謝和囑託。有的患者説“好想和你們嘮嘮,又怕靠近你,感染你”;有的患者説“感謝你們來支援長春,你們辛苦了,等我們好了,你們也能早點回家團聚了”;還有小妹妹為我們寫詩:“一身白雪衣,清風兩袖起,遙知君心意,何處不勝春。”
這些話語讓我們既感動,又充滿力量。我覺得,是他們的鼓勵,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讓我明白了生活的意義。
永川中醫院主管護師曾燕:
“大白”可以保護你
4月14日,方艙裏的母女倆出院了。小女孩叫怡怡,今年剛滿兩歲,記得剛入院那會兒,怡怡因不適應方艙內的餐食,時常哭鬧。我們將自己的餅乾、巧克力等小零食送給怡怡,怡怡總是會特別懂事地説上一聲“謝謝‘大白’阿姨”。
今天,我們來到怡怡床前,細心地幫她穿上防護服,佩戴好口罩,怡怡好奇地問“阿姨,我為什麼也要穿上‘大白’呀?”“因為‘大白’可以保護你呀,穿上它怡怡就可以和媽媽一起回家了。”當聽到這樣的回答後,怡怡開心地笑了。
南川人民醫院主管護師陳志紅:
枝頭長出了新芽
勝利的曙光終顯現!隨着一批又一批患者出院,我們信心倍增。通過十幾天的相處,雖然和他們只是幾面之緣,也讓我感受到了東北人的溫暖。看著那一篇篇感謝信,淚水濕了眼眶,其實我們很感謝每一位長春市民的認可,感謝每一位和我們共同戰鬥的夥伴為我們提供的支持保障,感謝努力向上的每一位患者。因為他們,我們才能融入這個大家庭,才能譜寫一曲勝利戰歌。
車窗外的霓虹燈一直照亮着我們前進的道路,道路上穿梭的車輛逐漸增多,萬物開始復蘇,枝頭長出了新芽,我們很快就能看到繁榮的長春,願吉渝之誼長存。
市第五人民醫院主治醫師程潔:
誰説只有站在光裏的才是英雄?
4月16日,今天的方艙很早就熄燈了,隨着部分人的出院,大家都感覺輕鬆多了。
在方艙,除了醫生護士,還有很多非醫護人員在當志願者,一起幫助醫療隊做好後勤、生活、日常管理等工作。志願者們來自各行各業,有的是滯留在長春的旅客,有的是來長春務工的外地人,也有在抗疫前線奮戰的當地人。他們就住在離方艙不遠的辦公樓裏,因為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防護用品的穿脫不太熟練,時常因為進艙服務錯過飯點。於是,我們主動上前指導他們如何做好自我防護,還把我們駐地的餅乾、泡麵等乾糧分給他們。誰説只有站在光裏的才是英雄?他們都是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