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出臺24條意見支援西部(重慶)科學城高品質發展

  新華網重慶4月26日電(韓夢霖)26日,《關于支援西部(重慶)科學城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解讀新聞發布會舉行。重慶市科技局一級巡視員陳軍就《意見》有關情況進行了解讀。

  今年2月,重慶市政府印發了《關于支援西部(重慶)科學城高品質發展的意見》,共24條。陳軍表示,在建設開局起步的關鍵時刻,專門出臺政策,將為科學城建設進一步明確目標、厘清思路、給予支援,推動重慶高新區和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北碚區、江津區、璧山區5個行政區抓好工作落實。

  《意見》對科學城提出了一個總體定位:即“科學之城、創新高地”。《意見》還設定了一個分兩步走的建設目標:到2025年,初步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功能,創新集聚度、活躍度、開放度、貢獻度、輻射度持續提升,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建設,全市高品質發展重要增長極和新動力源功能顯著增強,開放程度和國際化水準中西部地區領先,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5%以上。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原創性成果持續涌現,創新資源集聚輻射能力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建成宜居宜業宜學宜遊的現代化新城,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城,引領重慶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西部(重慶)科學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左永祥介紹,科學城將著力在做好“科”“産”“城”三篇文章上下功夫。具體來説,科學城將增強科技創新引領性,聚焦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金鳳),高水準建設大學城、科研港、科學谷、生命島、科創街“五大創新支撐”,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圍繞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爭取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大科學裝置等布局;高標準建設、高水準運作金鳳實驗室,推動重慶實驗室挂牌,爭取國家實驗室重慶基地建設;加快建設超瞬態實驗裝置、醫用重離子治療及研究裝置等科學設施,支援引導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等項目産出一流原創成果。

  

 

編輯: 張青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9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