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十四五”永川綜合交通運輸將實施七大重點任務

大安通用機場。 (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位於永川區朱沱鎮的永川港理文碼頭。(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核心提示

  交通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命脈,也是一座城市進步的標誌。

  近年來,永川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所作重要講話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始終把交通作為加速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引擎,堅決落實“交通強區”戰略,加快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為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西部職教基地,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3月12日,渝昆高鐵永川南站宋家灣特大橋施工現場,隨着末孔箱梁緩慢、平穩地落在橋&,該橋21榀箱梁全部架設完畢,提前18天完成計劃任務。這標誌着渝昆高鐵川渝段架梁、鋪軌等工程全面鋪開。

  渝昆高鐵與成渝高鐵在永川形成高鐵雙通道,永川因此成為全市除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外唯一擁有高鐵雙通道的區縣。

  “提速交通建設、補齊交通短板。”3月29日,永川區相關負責人稱,近年來,永川區“一環六射”高速路網全面形成,“一縱一橫”高鐵雙通道加快推進,是重慶中心城區外首個擁有高速公路環線和2條國家高鐵大通道的區縣,在全市率先建成並運營通用機場,同時榮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榮譽稱號。

  區域循環,互聯互通,“公鐵水空”多式聯運體系正在形成,永川初步建成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高質量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2021年4月,渝昆高鐵全面開工建設,按雙線時速350公里設計,共設車站20座(預留車站1座),線路里程約699公里。

  “我們主動作為,成功爭取渝昆高鐵過境永川並設站。”永川區交通局負責人介紹,渝昆高鐵是全國鐵路“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西昆(西安至昆明)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通後將強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滇中地區之間的&&,在永川與已經投入運營的成渝高鐵形成“一縱一橫”高鐵雙通道,融入全國高速客運網,直達北、上、廣、津等大城市,“永川可因此邁入‘20分鐘重慶、50分鐘成都、2小時昆明’的高鐵時代。”

  目前,該區正積極謀劃重慶至永川至自貢(樂山)、重慶至永川至畢節、合川至璧山至永川3條城際鐵路,推動成渝鐵路擴能改造、沿江鐵路前期工作,推進市域(郊)鐵路中心城區至永川線、市域(郊)鐵路二環線永川至合川段2條市域(郊)鐵路建設,打造主城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形成永川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鐵路雙通道。

  不僅如此,永川還是全市除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外第一個擁有高速公路環線的區縣。2020年12月30日,永瀘高速建成通車,與之前通車的重慶三環高速、九永高速實現互聯互通,永川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33公里,實現了30分鐘到主城。

  現在,永川正加快推進“一環六射”高速公路骨架向“一環十一射”高速公路網建設,江瀘北線永川段、三環高速陳食至油溪段加快建設,永川至璧山高速公路即將開工,成渝高速擴能、永川至自貢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與此同時,永川還提檔升級“六縱六橫”幹線公路。據統計,近年來,永川區提檔升級改造普通國省道378.8公里,全區公路總里程達到5091.93公里,公路密度達到323.09公里/百平方公里,居渝西片區第一。

  3月29日,永川區朱沱鎮永川港理文碼頭,一艘貨輪鳴笛出港,經上海中轉後將直接出口。據了解,永川擁有長江岸線21.5公里,三級航道,最大通航6000噸級船隊。永川打通出海通道,通過陸水聯運、港企合作,永川港區理文碼頭集裝箱突破3萬標箱(TEU),成功實現集裝箱從永川直達英國、阿根廷、巴拉圭等國家。

  目前,永川有航運企業2家、港口企業3家,年吞吐能力606萬噸(含4萬標箱)。市級重點港朱沱作業區建成後,永川港理文碼頭將成為萬里長江進入重慶的第一個3000噸級深水港。

  此外,永川還依託大安通用機場,開展飛行員培訓、空中巡查、防林護林等作業飛行,拓展應急救援、商務包機、空中攝影、景點觀光、空中表演等民生功能,把永川打造成全市通用機場網絡的重要節點。

  今年,位於成渝鐵路永川區欄杆灘站處的鳳凰湖産業園鐵路專用線將建成投用,這條長9.24公里的專線直接修進産業園,建成後運量為小汽車60萬噸/年、集裝箱50萬噸/年,將大大降低企業運輸成本。

  高鐵比翼飛、高速環形網、空飛有機場,水運有良港……永川“公鐵水空軌”立體交通網絡體系正全面形成。

  加快構建高品質農村交通網絡

  去年3月,永川轄區青峰鎮到紅爐鎮6.47公里的農村公路建成通車。過去,兩鎮因為英山阻隔不通公路,兩地村民往來要經過雙石鎮,繞道30多公里。現在,兩鎮距離拉近了,群眾往來密切了。

  “5年修了15年的路!”永川區交通局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永川區累計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3800公里,率先在全市實現村民小組100%暢通,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交通先行保障。永川區因此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圍繞服務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戰略,永川區還創新實施“交通+”模式,實施交通+新村、交通+産業、交通+旅游工程,建成或升級改造山水五石路、石筍山景區路等一批産業路、資源路、旅游路100公里,加快構建高品質農村交通網絡。

  楊小軍家住永川區寶峰鎮龍鳳橋村。過去,村裏5公里“泥巴路”影響了村民出行、産業發展。他回憶,以前家門口的路又窄又陡,村民們想發展種植業、養殖業,但肥料和飼料運不進來,農作物和畜禽又運不出去。

  “‘爛泥路’變成了水泥路。”2018年,在交通+新村工程的帶動下,龍鳳橋村改造了村組路。之後,楊小軍不但種植水稻、玉米、豆子,還探索種植茶葉,“路修好了,進出快捷方便,發展就更有信心。”

  由無向通、由通向暢,永川區不但解決群眾出行的問題,還推動農村道路轉型升級,建好特色産業路,把鄉村振興的産業串聯在一起,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在永川板橋鎮萬畝花椒基地、600畝大棚蔬菜基地、2000余畝特色水果種植基地,記者看到運輸車輛行駛在縱橫交錯的“産業路”上,直接到田間地頭運輸農産品。

  “農村道路轉型升級,帶動了板橋現代農業的發展。”該鎮負責人稱,依託交通網,鎮裏建起了食品工業園,引來了企業落戶,帶動就業1000多人。

  永川還以黃瓜山鄉村游、茶山竹海、石筍山等眾多旅游景區景點為“串珠”,打造路景相融的鄉村旅游線路,並以此帶動“農文旅一體化”的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康療養生、休閒度假、避暑旅居旅游等産業快速發展。

  比如在吉安鎮,交通路網建設就帶動了全鎮梨子、李子、藍莓、柑橘、百香果、五星枇杷等特色名優水果的種植和銷售,初步構建起川渝鄉村旅游銜接帶。

  如今,永川鎮通暢率、建制村通暢率、撤並村通暢率、村民小組通達率、鎮村通客車率均達100%。鄉村正發生着因路而興、因路更美、因路致富的美麗蝶變。

  創新驅動打造智慧交通樣板區

  去年4月12日,全國首個自動駕駛公交車在永川區投入運營。該巴士可實現精準靠站,輕鬆應對公交站場景及更為複雜的城市道路路況,完全滿足公交正常運營的需求。這標誌着中國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迎來重大突破。

  事實上,早在2019年,永川區、百度公司、重慶車檢院就順利實施“西部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基地”項目,建成了國內首個L4級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基地;打造了國內首個集“實驗室、封閉道路、開放道路、虛擬倣真”為一體的全鏈條測試服務體系;發布了全球第一台L4級自動駕駛中巴車;開通了西部第一條自動駕駛公交車商業運營線路。

  永川還與百度Apollo就智慧交通試點項目進行了戰略合作,項目建設將全面融入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行業先進技術,共同探索構建可持續的商業合作模式,全力將永川智慧交通建設打造成為全國標杆。

  “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讓交通發展更加智能、綠色、安全。”永川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緊扣服務創新,提質增效,創新發展多樣化出行服務體系,推廣應用無人駕駛公交車、出租車,打造智慧交通樣板,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暢通、便捷、舒適、綠色的交通服務。

  目前,永川區全力打造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交通基礎設施、運行動態信息等資源整合已初見成效,為形成大交通信息化格局奠定了基礎;開通了西部第一條無人駕駛公交線路;基本建成永川城區20平方公里車路協同測試示範區和西部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基地。

  此外,永川綠色交通發展也成效顯著,已投入純電動公交車輛209&、插電式混動公交車78&,新能源車輛佔城鄉公交總數的66.7%。

  “十四五”時期

  永川綜合交通運輸 將實施七大重點任務

  3月30日,記者從永川區獲悉,“十四五”時期,該區綜合交通運輸將實施七大重點任務,基本建成主城都市區區域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形成規模超前、銜接順暢、便捷高效、安全可靠、智慧綠色的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實現“半小時中心城區、半小時周邊、1小時成都、2小時昆明”。

  一是着眼外部聯通,構建多向出永綜合立體網。重點打造區域性鐵路樞紐、區域性公路樞紐、區域性航運樞紐。到2025年,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70公里,實現100%鎮街15分鐘上高速,長江幹線航道達到二級航道標準,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到1100萬噸。

  二是着眼內部暢通,構建産城景融合發展網。強化交通對産業、城鎮、旅游以及鄉村振興的支撐,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的內部交通網絡。

  三是着眼樞紐貫通,構建一體銜接綜合樞紐網。高標準、高水平打造永川南站等綜合客運樞紐;加速港橋現代物流園區、鳳凰湖供應鏈物流樞紐等建設,有力推動降本增效。

  四是着眼服務互通,構建便捷高效運輸服務體系。加快打造多樣化客運服務,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創新豐富交通旅游産品,大力發展多式聯運。

  五是着眼創新驅動,打造永川智慧交通樣板區。推動建設永川區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資源中心,推廣應用無人駕駛公交車、出租車,打造智慧交通樣板。

  六是着眼持續發展,構建安全綠色保障體系。實施公路安防設施工程1000公里,危橋改造25座,提升交通安全應急保障能力。推動建設“綠色公路”“綠色航運”,強化資源集約利用。

  七是着眼深化改革,構建協同規範現代治理體系。持續推進重大領域改革,推進信用體系建設,規範交通運輸市場。持續加強交通文明建設,打造健康向上的交通文化。

    記者 彭瑜 實習生 蘇東梅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51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