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以我們的辛勞,換來群眾的心安”——重慶廣大黨員衝鋒在抗疫最前線

  3月23日,重慶高新區一處集中隔離點,黨員程情(左)和滿超(右)正在穿防護服。

  該隔離點有一支黨員隊伍,在防疫抗疫一線,他們堅守工作崗位,默默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用實際行動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我是黨員,我先上!”

  “少吃一頓飯,少睡一點覺無所謂,只要能早一點控制住疫情。”

  “以我們的辛勞,換來群眾的心安。”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近日,我市出現本土新冠肺炎病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按照黨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全市各級黨組織迅速行動、盡銳出戰,廣大共産黨員挺身而出、緊急奔赴防控最前線。

  不辭辛勞、不畏艱險,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核酸檢測

  不怕與病毒短兵相接

  有序推進核酸檢測,擴大重點人群監測覆蓋面,及時排除風險隱患。在這一輪疫情中,我市廣大黨員帶頭堅守在核酸檢測一線,不怕與病毒短兵相接。

  “大家準備好核酸資訊二維碼、排好隊,保持一米間隔。”疫情發生後,重慶高新區虎溪街道復興寺社區立即進入應急狀態。作為一名黨員,虎溪街道司法所所長、復興寺社區網格組組長陳媛火速趕赴現場,成為一名行政點長。

  行政點長需要統籌協調核酸採集點上的多部門聯動、人員召集、物資保障、採樣秩序、數據報送等工作。“有時不到一小時,就要奔走上萬步。”陳媛説。

  從3月12日淩晨到3月22日,陳媛組織完成10次現場核酸檢測採樣工作。完成核酸採樣之後,她又牽頭處理後續工作,隨時準備迎接下一場硬仗。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西部(重慶)科學城黨工委、管委會第一時間組織黨員突擊隊,調動機關、鎮街、國企工作人員、志願者等各方力量投入到防控第一線。

  3月23日,渝北區疾控中心檢驗師、採樣小組副組長蔣佳辰上午在隔離酒店採完樣本,下午又趕回單位對樣本進行檢驗。

  淩晨四五點配合流調人員排查,根據病例的行動軌跡,對其工作地點和家庭高頻率接觸的地方進行環境採樣。這段時間,“90後”的蔣佳辰一直處于連軸轉狀態。

  “為了早點出結果,我們盡量壓縮自己的休息時間。”他説,採樣回來,他和同事就一直待在實驗室,防護服一穿就是五六個小時,有時跟幾名同事一天要檢查近2000份樣本。

  事實上,在參加這輪疫情防控之前,蔣佳辰就已經進行了一個月的閉環隔離採樣工作。結束閉環,他馬上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累點、苦點,都沒關係,只要我們的工作能讓群眾安心、放心。”他説。

  流行病學調查

  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流行病學調查,簡稱流調。它對疾控部門展開病毒溯源,對有關方面採取措施,防止病毒蔓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疫情防控中,我市廣大黨員踴躍投身流調一線,對病毒展開縝密細致的“偵查”。

  3月17日晚,江津區疾控中心辦公樓燈火通明。淩晨3點,正在辦公椅上小憩的王衛國突然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喚醒。

  “梳理出一名新的密接人員,馬上開展調查!”接到指令後,王衛國立即和同事展開密接人員軌跡調查,並篩查與他接觸的人員。

  王衛國今年56歲,已退居二線,是江津區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江津區流調溯源組組長。在他的帶領下,一支由區疾控中心70多名員工、區大數據發展局、區公安局的業務骨幹組成的流調組,啟動流調溯源強化協同作戰機制。

  “你3月10日去了哪些地方?”“還能記得大概什麼時間去的嗎?”“怎麼去的?”“在那裏停留了多久?”……“不用著急,你慢慢回憶,看看支付記錄、行車記錄。”

  電話詢問時,王衛國問得很細,安慰對方,耐心引導對方回憶,不放過每一個可能增加暴露風險的細節。

  詢問、記錄、分析……王衛國通過每一個蛛絲馬跡還原被流調者的軌跡。“每天最多能睡4小時,實在困了、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會兒,緩一緩後繼續工作。”在他看來,關鍵時刻,黨員需要有一種擔當和犧牲精神。

  “吃了午飯再出去吧,食堂的飯菜都弄好了。”“來不及了,調查完再吃。”這段時間,永川區疾控中心傳染病控制科科長周宗良,一天到晚忙著疫情流調溯源,常常一天只吃兩頓飯,有時一天湊合吃一頓。

  “連續好幾天沒休息了,一直是白天晚上、白天晚上。有時候感覺是上午的時候,結果一看時間,已經是下午五六點了。”周宗良説,妻子也在參加疫情防控,二人已有一周多沒見面。

  “堅持就是勝利。現在已春暖花開,相信很多美好都會如約而至。”周宗良説。

  心理咨詢

  讓情緒健康穩定

  “現在,疫情形勢一天天好轉,笑一笑,曙光就在前方。”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心理咨詢師、“康民”戰疫心理服務隊蘇紅,是一名黨員。面對部分學生的困惑,她耐心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緩解情緒。

  “我們用心去體會,感受對方的情緒,讓其正常宣泄。”蘇紅和隊友們指導學生在隔離期科學管理時間。同時,她聯繫街道為同學們提供盡可能的幫助,讓大家平靜地度過隔離期。

  此次疫情期間,心理咨詢師們每天24小時線上與學生交流,同時開展心理線上講座3期,期間師生互動良好。針對一部分在校外的該校學生,虎溪街道的心理咨詢師也對他們開展心理疏導。

  “讓我去!”3月14日,巴南區惠民街道屠宰場被劃為管控區,惠民街道針對屠宰場68名集中隔離的工人生活問題、情緒問題開展了緊急討論。為疏導隔離人員的情緒,街道黨員志願者余治強主動要求前往管控區,安撫大家。

  “大家別焦慮,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我們一定能戰勝眼前的困境。”余治強進入管控區後發現,有幾位年紀稍大的隔離人員,因為與家人的分離而顯得焦慮不安。為了讓他們安心,余治強與他們加強溝通,幫助他們用智能設備與家人視頻交流,舒緩情緒。空閒的時候,余治強還帶領大家圍著加工點“走圈圈”。大家有説有笑,很多憂愁都被拋到腦後。

  保産保供

  一刻也不容耽擱

  我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廣大黨員奮戰在一線,全力保障生産、保障生活,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會同各項目責任單位梳理滯後重點項目卡點難點問題,報區政府專題研判,形成重點項目問題清單,實行“清單化+銷號制”管理;主動對接央企和政策性銀行,搭建銀政企合作平臺,拓寬融資渠道……近段時間,渝北區發展改革委投資管理科副科長楊賀特別忙。

  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近期,渝北開工龍興古鎮改造等9個項目,預計一季度區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50億元,帶動固定資産投資持續增長。

  “妹兒,慢點,注意保護好自己!”這幾天,永川區商務委消費運作科主任科員胡玲挺著大肚子,一直在外奔忙,領導和同事們都有點擔心她。“聽説媽媽勇敢堅強,小孩出生後也會勇敢堅強的。”已經懷孕七個月的胡玲答道。

  梳理總結疫情對商貿經濟的影響,幫助企業解決在營業中存在的問題,到超市、市場現場查看生活物資供應和價格情況,並收集重點保供單位庫存和價格情況,這是胡玲每天的“必修課”。

  近段時間,她一直和轄區內各大型超市、社區連鎖超市和生活必需品批發企業保持著密切聯繫,確保區內的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

  胡玲説,能夠幫助企業及時解決問題,保障市場生活物資供應充足,非常開心。辛苦一點,但值得。

  這段時間,江津區雙福街道經濟辦負責人戴文君,一直忙著在雙福國際農貿城負責疫情防控和物資保供監督檢查工作,協調各種矛盾糾紛。“雙福國際農貿城是我市最大的‘菜籃子’,承擔著城區居民蔬菜、水果、肉禽蛋等農産品供應保障任務,每一個細節都馬虎不得。”戴文君説,目前,農貿城貨源充足,疫情防控正按照嚴格的制度執行。

  “來來來,生活物資往這兒搬!”3月19日,在巴南區李家沱街道曼哈頓一期30棟樓外,一個衣衫濕透的男子正在為封控管理區居民配送大米、挂面、油、食用鹽等生活物資。他是巴南區李家沱街道恒大城社區的老黨員李濤,今年54歲。本輪疫情發生以來,他主動請戰,和其余10多名黨員志願者加入物資保障組,220余次為封控區的群眾送去生活物資,受到群眾稱讚。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50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