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真抓實幹 快馬加鞭 以生龍活虎的幹勁抓好重點經濟工作

  二月七日,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工程施工現場,一片忙碌景象。記者 熊明 攝\視覺重慶

  2月7日,西部(重慶)科學城高新大道,工人正抓緊施工。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2月7日,重慶翊寶智慧電子裝置有限公司,忙碌的生産線。記者 熊明 攝/視覺重慶

  2022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今年,黨的二十大將召開,“十四五”處於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在這樣一個特殊年份,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至關重要。

  一年之計在於春。

  2月7日,春節假期後上班第一天。一次由市領導&&進行的大調研,在初春的巴渝大地上展開。

  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主要領導及市委常委、副市長,分赴市級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走訪調研。開展這樣一次高規格、大規模的市領導集體調研,向外界傳遞了這樣一種信號——

  新年,拿出更加飽滿的精氣神,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在抓項目、促復工、穩增長上持續發力,幹出更大成績,確保一季度經濟“開門紅”“開門穩”,不斷開創全市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抓項目,抓企業,就是穩增長

  2021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4093億元,超出年度計劃15.8個百分點。尤其是在重點工作領域中,科技創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市提升、産業提升四個板塊項目分別完成投資370億元、290億元、2132億元、603億元,分別佔年度計劃的131.8%、112.4%、115.6%、110.8%,共完成投資3395億元。

  與此同時,得益於優化營商環境一系列舉措,重慶企業整體上正在做大做強。2021年度重慶100強企業營收總額同比增長9.32%,總資産增長11.22%,利潤總額增長12%。

  在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的推動下,2021年,重慶全市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7894億元、增長8.3%,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6.1%、18.5%、22.8%、9.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7%、10.6%,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取得新成效。

  事實再次表明,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是重慶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抓項目,抓企業,就是穩增長。

  當前,重慶面臨著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機遇,有眾多國家政策利好加持。當前,重慶經濟與全國一樣,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項目如同一個個樣板,成為重慶著眼未來抓機遇、精準施策促發展的重要載體。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列出了10方面重點工作,“全力以赴穩增長”排在首位。此次調研正是要進一步推動聚焦重點領域,堅持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加緊策劃推動大體量投資項目,對已確定的重點項目要加快前期工作,對在建續建項目要加快施工進度,確保早開工、早竣工、早投産、早見效,努力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

  高聳的塔吊鱗次櫛比,施工車輛川流不息,一棟棟樓宇拔地而起。這是2月7日記者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看到的景象。這裡,100余個重點項目全面實施,科學大道、科學會堂等一批具有標誌意義的項目建設正加速推進。

  科技創新是調結構、轉方式的根本之策。我市提出,今年要大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位於高新區鳳棲湖畔的金鳳實驗室,是我市為推動科技創新搭建的科研平臺,它聚焦生命健康,構建智慧病理、腦科學與腦疾病、醫學檢驗三大研究集群,定位打造重慶實驗室“新樣板”、國家實驗室“生力軍”。

  記者獲悉,目前,金鳳實驗室建設已近尾聲。至2025年,這裡將通過引育一批領軍型科研人才、攻克一批引領型前沿技術、取得一批標誌性原創成果,建成具有全國競爭力的生命健康創新策源地。未來,金鳳實驗室將更多地聚焦原創性、引領性的科學技術,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努力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産出更多“金鳳凰”。

  和金鳳實驗室一樣,一個個如期推進的重大項目,未來可期,催人奮進。

  在渝北,軌道交通15號線西南政法大學站,施工通道完成已進入車站主體開挖,設備用房主體結構已經封頂,正在開展盾構始發井建設;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工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3.37億元,航站樓鋼結構、飛行區場道等主體工程,已見雛形。

  在渝中,軌道交通10號線大禮堂項目,圍護樁已全部完成,正在施工車站主體結構,預計2022年3月底結構封頂。

  在永川,在建的永川綜合保稅區是全國第152個、重慶市第6個綜合保稅區,預計將於今年6月底通過市級預驗收。建成後,它將成為川南渝西地區外貿發展的重要平臺。

  在兩江新區,龍興足球場將在今年4月底前完成外立面工程並在室內移植草皮,場內部控制工程將在今年10月底完成,目前外立面施工完成約70%。在2023年亞洲盃6座新建場館中,龍興足球場整體進度是最快的。

  企業開工首日就滿負荷生産

  2月7日,中元匯吉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元公司)供應鏈系統1200多人全部到崗上班。

  這是一家專業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研發、生産、銷售、技術服務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生産環節多,生産準備週期長,不少員工來自外省市,節後開工首日就能讓員工“各就各位”並非易事。該企業的做法是整個春節期間不斷檔的生産調度。

  例如,除夕當晚,為保障防疫用品的正常發運和藥物核心原料的及時供應,中元公司安排了60多名員工值守。大年初一,為壓縮新冠抗原、核酸提取和採樣管模具開發週期,模具團隊50名員工復工生産。

  此次跟隨調研中,記者發現,像中元公司這樣提前準備、開工首日就恢復滿負荷生産的企業,在重慶比比皆是。

  例如,由於訂單充足,重慶龍煜精密銅管有限公司大年初二就全面復工,目前已滿負荷生産;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大年初五恢復了生産,高端泵産品生産車間一派繁忙景象;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各條生産線已全面開工,今年將在做強拳頭産品和加強新藥研製方面雙向發力。

  春節期間,重慶萊寶科技有限公司只放假一天,其餘時間,3000余員工均滿負荷生産。2021年,這家企業的一期項目實現産值71.3億元,同比增長16.4%。二期項目,目前已完成主體封頂,預計2022年6月底竣工。

  同樣由於準備充分,今年1月,西南鋁公司利潤突破300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超過10%,實現“開門紅”。

  企業復工迅速,生産不斷檔,一定程度上應歸功於我市大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有效增強産業鏈韌性和競爭力。例如,在此次調研的重慶集成電路産業展示中心,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經建成電路産業從設備原料-IC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的全産業鏈,覆蓋全市70多家重點企業及17個區縣配套商;維沃移動通信(重慶)有限公司,是VIVO全球五個智慧製造中心之一,其重慶研發基地B項目建成後,將新增研發崗位3000人,這裡將成為集研發、生産為一體的區域總部;依託完整的産業鏈,OPPO(重慶)智慧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在渝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84.8%,實現産值同比增長91.4%。

  “政府將一如既往地幫助企業解憂紓困”

  “希望廣大企業在新起點上展現新作為,以實幹者的姿態展現新擔當,堅定信心、開拓創新,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努力把企業做優、做大、做強。政府將一如既往地幫助企業解憂紓困,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是調研重慶惠科金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時,重慶相關市領導在現場作出的承諾。

  這樣熱情洋溢的鼓舞和擲地有聲的承諾,在各調研現場屢屢響起。

  在重慶萬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得知企業食品級PET二期項目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相關市領導勉勵企業再接再厲,進一步延伸産業鏈;

  在長壽30萬方/年硅基氣凝膠複合材料項目,相關市領導指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客觀上總會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尤其在當前疫情影響下,問題會更加具體。各級各相關部門要一如既往地關心企業發展,點對點地精準服務企業需求,幫助企業解決好某些關鍵領域卡脖子問題,共同努力把企業發展好;

  在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知該企業堅持自主創新,發揮在“乾淨空氣”和“高效節能”領域優勢,已形成全産業鏈發展格局,市領導希望企業抓住“雙碳”目標帶來的機遇,進一步做大做強;

  在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和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市領導表示,希望企業拿出“勇攀行業頂峰”的勁頭,持續強化企業體制機制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攻關力度,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在中元公司,市領導希望企業強化科技創新,在新技術、新工藝、新産品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要強化人才培育引進,真心愛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進一步激發人才幹事創業活力。要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推動黨建與業務相融相促,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要牢牢把好安全生産關、疫情防控關和産品質量關,推動企業行穩致遠。

  在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弗迪電池有限公司、西部(重慶)科學城先進數據中心等調研現場,相關市領導表示,要進一步提振信心,既要正視發展中的困難不足,也要善於在危機中找到轉機、創造生機、把握先機,推動全市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開門紅”。要抓住用好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機遇、産業轉型升級的時代機遇,下大力氣把産業鞏固發展好、不斷做大做強。

  市領導在調研中還提出,要切實服務市場主體,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各級領導幹部要強化責任擔當,加強統籌協調,精準有序做好要素保障,積極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各類企業健康發展。

  巴渝大地,春潮涌動;上下齊心,虎虎生威。2022年開年,重慶以昂揚的姿態開啟發展新局面。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34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