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700多天堅守 他們築牢“機場防疫鏈”

  1月31日,農曆除夕。早上8點50分,楊濤已經戴上機場控制區短期通行證,出現在江北機場T3航站樓一樓,迅速進入工作狀態。連續兩年的除夕夜,他都是在機場度過。

  楊濤是市政府外辦派駐到機場口岸疫情防控專班的一員。從2020年3月成立“外防輸入”疫情工作組以來,他和邵均、汪智等幾個同事輪番“駐紮”於此,已經堅守了700多天。核查預警人員信息、解釋重慶防疫政策措施、向各區縣接機組推送旅客信息……他和機場口岸疫情防控專班(下稱“專班”)其他單位成員一起,共同築牢“機場防疫鏈”。

  當天早上10點30分,楊濤收到市公安局&&境管理局工作人員送來的5張入境來渝人員疫情防控預警信息推送反饋表,楊濤逐一核實表格上預警人員姓名、國籍、21天內到過的國家或地區、證件號入境時間和入境口岸等信息,隨後將反饋表送到機場現場處置組。

  過去一年裏,從專班工作區域到機場現場處置組這條路,楊濤已經走了不下一萬次。

  “楊老師,這裡有點情況,麻煩你過來一下。”11點02分,楊濤接到渝北處置組工作人員電話。他迅速從處置&置物櫃裏拿出一套防護服,小步跑到定點換衣區域,快速完成穿戴防護服、護目鏡、手套等一系列動作。

  來到處置現場,楊濤仔細詢問預警人員信息,查看對方的核酸檢測情況等。得知對方是海員,已在外省集中隔離14天,且完成5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後,他在反饋表上備註放行原因並簽字。楊濤耐心告知對方,按照重慶最新的防疫政策要求,回到家後還需要居家健康監測7天,一會兒就會有專門負責轉運的工作人員帶他乘車。

  中午時刻,楊濤暫時閒下來,到機場指定的飯店點了一份套餐。他拿起手機,一邊給家人發起拜年信息,搶上幾個紅包,一邊吃得津津有味。

  回到專班辦公區域,他又打開電腦,開始瀏覽一組關艙數據。除了密切關注預警人員信息,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杜絕錯放、漏送任何一個預警人員外,楊濤還有一個任務,掌握入境航班動態和國際直航航班關艙數據,協調機場現場處置組的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將抵渝的中外旅客一個不漏地送上轉運車。

  “我們是環環緊扣的一個‘鏈條’,‘鏈條’上有重慶海關、邊檢總站、民航監管局、市衛健委、市公安局、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等16個部門單位的工作人員。為了把好機場這個重要關卡,大家都願意堅守崗位,無怨無悔。”楊濤説。

  “在防疫前線堅持一兩個月很容易,但堅持兩年絕非易事。”機場現場處置組組長李洛曼告訴記者,在過去的700多天裏,他們沒有節假日,只有輪休。專班成員邵均説,大家都在克服重重困難,咬牙硬扛,沒有半句怨言。

  2021年全年,專班共處置來渝客運航班120架,入境人員7583人,累計處置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7例,無症狀感染者116例,未發生一起由境外輸入本土關聯病例。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32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