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新春走基層】探館虎文化新春特展 來看虎年有多“虎”
2022年01月30日 11:59 來源: 新華網

  2022年是農曆壬寅虎年,近日,由川渝6家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新春虎文化特展在重慶市江津區博物館開幕,透過一件件青銅器、石雕、字畫等具有虎元素的珍貴文物,來看看這個虎年有多“虎”。新華網 彭博 攝

  走進展廳,來自戰國時代的青銅“重器”便吸引了觀眾的目光,這是巴文化典型器物——戰國青銅虎鈕錞于。古人有“擊鼓進軍,鳴金收兵”的説法,“鳴金”即是指敲響錞于一類金屬樂器,演奏時懸挂在木架上進行敲擊,常用於戰爭之中鼓舞士氣,此錞于上部的鈕作虎形,栩栩如生,不怒而威,是巴人虎崇拜的又一重要例證。新華網 彭博 攝

  人們常説左青龍、右白虎……作為傳統吉獸,虎常作為四神之一齣現。在展館內,一套四神題材石雕的組合被人們圍觀。據介紹,這套組合石雕來自宋代,均為等級文物,部分為瀘縣宋代石刻博物館藏,在本次川渝聯合辦展中首次集結亮相。新華網 彭博 攝

  在中國近代史上,畫虎名家閻松父與江津淵源頗深。閻松父是江蘇揚州人,晚年任當時的江津縣文化館副館長、名譽館長。閻松父先生晚年善畫牛、虎,題畫室為“嘯風樓”,有“閻老虎”之譽。新華網 彭博 攝

  此外,宜賓市博物院館藏《民國張善孖設色虎中堂》,沙坪壩博物館藏《1928年張善孖猛虎圖軸》,同期在江津博物館聯合首展。作為張大千的二哥,張善孖在畫壇中被稱為“虎癡”。史料記載,為了畫虎,他還曾日夜觀察老虎的動態和習性,以求作品的真實生動。新華網 彭博 攝

  在展覽現場,不少小朋友在家長陪同下正進行有趣的剪紙活動,此次江津博物館以虎為主題,為小朋友們提供了版畫印製、水墨畫繪製和剪紙非遺技藝的互動公益活動,還定制了虎年文創臺曆作為獎品,希望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大家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新華網 彭博 攝

編輯: 葛琦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1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