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璧山區健龍鎮新石村 800畝“爛尾地”如何成了“香餑餑”?

當地村民在蔬菜基地務工。記者 張春曉 攝/視覺重慶

  “過去年年討租金,今年卻能從這塊土地上分紅,真是沒想到。”12月28日,璧山區健龍鎮新石村新石溯農家樂院壩,四組村民譚朝勳從村黨委書記代偉手中接過分紅款,很是感慨。

  前些年,新石村300多戶村民將800畝土地流轉給一家苗木企業,用于發展苗木和林下養殖。後來,企業經營困難,開始拖欠流轉金。村民錢也拿不到,地也收不回,800畝土地逐漸“爛尾”。

  在今年“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當地黨委政府把解決新石村土地問題與鄉村振興遠景規劃以及發展集體經濟聯繫起來,由村集體以“三變”改革的方式“接盤”,把800畝“爛尾地”變成了帶動群眾增收的“香餑餑”。

  800畝土地“爛尾”

  新石村位于璧山南部,全村戶籍人口3156人,常住人口卻只有700多人,多是老弱婦孺。

  全村1900多畝耕地全部流轉給了農業經營主體,最大的一宗就是這800畝地。當年,村民與苗木公司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時約定,企業于頭年年底結清下一年土地流轉金85萬元。企業起先幾年都能如約付錢,但2018年底,村民沒像往年一樣收到錢。

  “我們去找公司現場管理人員,他們説,自己的工資都被拖欠了,公司賬上沒錢。”譚朝勳告訴重慶日報記者,村民們多次要錢無果,村委會就出面找公司負責人協調,公司這才于2019年7月還清了頭年的租金。但到了當年年底,公司又開始拖欠租金。

  村民氣憤不過,便攔住來買苗木的貨車,要求將購樹款抵扣土地流轉金。如此幾番後,買樹的車再也不敢進村。公司樹賣不出,村民錢也拿不到,800畝土地就這樣“爛尾”。

  鎮、村幹部多次找到公司負責人協商,好不容易達成了用賣苗木款抵扣流轉金的協議,但公司沒有按協議履約,仍舊拖欠租金。而且,那些賣出苗木的土地因沒有補植,開始逐漸荒蕪。黨員幹部們愈發急了,“這事再不徹底解決,老百姓意見會越來越大。”

  村集體臨危“接盤”

  今年初,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健龍鎮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普遍問題、發展痛點難點和歷史遺留問題全面摸底排查,列出“問題清單”。新石村的土地流轉金問題因涉及群眾多、影響面廣,被鎮黨委列為清單中要解決的“頭等大事”。

  “我們先後走訪30多次,開了6次村黨委會和村民代表大會。”代偉説,最後根據群眾意見形成了三個方案。

  第一,由村集體回收全部土地,再“化整為零”分成小塊流轉給其他企業;第二,將苗木公司告上法庭,追回其拖欠的土地租金;第三,村集體回收土地後,以“三變”改革的形式帶著村民一起幹。

  方案各有利弊,大家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有人質疑村集體是否有能力當好“接盤俠”,支付每年數十萬元的土地租金;有人認為方案一太保守,方案二時間長、執行難,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辦實事關鍵在辦“實”。既要立足眼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又要著眼長遠、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體制機制,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鎮黨委、村“兩委”通盤考慮後,決定由村集體帶頭挑起這份擔子,把握村子發展的主動權。

  但發展不能盲目:結合鎮上爭取到的農田宜機化改造項目,村集體先對部分土地進行宜機化改造,在充分機械化的前提下保證土地收益。

  今年3月,150畝土地宜機化改造完成,水田裏種上了水稻,旱地裏種上了玉米;收獲後,空出來的地又種上了蔬菜……

  村集體還領頭創辦了勞務合作社,將在家村民組織起來在基地務工,只要勤快,人人都有活幹。

  ……

  “爛尾地”成了希望的田野

  不到一年時間,新石村大變樣。

  近日,記者在新石村採訪時看到,經過宜機化改造的土地上,種植著時令蔬菜,白菜、蘿蔔、花菜成列成行,勞務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在地裏幹活。過去帶頭討租金的譚朝勳如今是菜地管理員,帶頭搞起了生産。公路上,不時有挖掘機、大貨車通過,一派熱鬧景象。

  健龍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春鳴告訴記者,新石村是璧山區今年確定的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鎮政府為其規劃了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路徑。前來現場考察的企業,一來對新石村有山有水的田園風光感興趣,二來看到村裏先期盤活的土地上生産熱熱鬧鬧,小山村充滿了活力,便紛紛主動與村裏洽談土地流轉事宜。

  “我們已從招商引資變成了招商‘選’資。”李春鳴説,現在,新石村集體已與3家企業、科研院所簽訂了合作協議,在村裏發展帶動力強、前景好的觀光旅遊、文旅和科研試驗田等項目,800畝“爛尾地”現在徹底成了“香餑餑”。

  一年忙到頭,村集體今年有了7萬元純收入,便決定開個分紅會,大家熱鬧一下,為明年鼓鼓勁。

  分紅大會在新石溯農家樂舉辦,這是村裏第一個農家樂,其主人是原苗木企業現場管理人員鄧書文。今年初,新石村收回土地後,鄧書文便“下了崗”,但代偉挽留他,説新石村鄉村振興需要他這樣的能人留下來帶頭,還幫他向企業討欠薪。反覆考慮後,鄧書文和妻子在村裏開了農家樂,自己當老板,從此扎根新石村。

  分紅會一結束,代偉和黨員幹部們又開始著手規劃明年要為群眾辦的實事。在今年走村入戶中,除了土地租金問題,村民們反映得最多的就是村裏老人多,每天做飯是個難題,老人們普遍做一頓吃幾天,飯菜餿了也不舍得扔。

  現在,800畝土地盤活了,村集體也有了收入,村裏的黨員幹部們準備明年辦個公益食堂,讓老人們有地方吃熱乎飯。

編輯: 劉文靜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1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