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讓群眾獲得感成色足、幸福感可持續、安全感有保障

  12月13日,墊江縣桂溪街道松林社區桂冠花園小區,加裝電梯後居民&&更方便。目前,墊江縣老舊住宅加裝電梯達到505&,累計實施老舊小區改造238個。隨著居住環境改善,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也不斷提升。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主持人

  重慶日報記者 張莎

  訪談嘉賓

  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 黎勇

  大渡口區委書記 余長明

  江津區委書記 李應蘭

  開州區委書記 蒲彬彬

  日前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民生保障和安全穩定工作,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落實推動共同富裕政策要求,防範化解經濟金融領域重大風險,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圍繞這一要求,重慶下一步將從哪些方面發力?12月26日,重慶日報記者邀請市級相關部門、部分區縣負責人進行探討。

  2022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以上

  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黎勇&&,人力社保部門作為民生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秉承“保民生就是保穩定,抓民生也是抓發展”的理念,在五個方面全面發力。

  一是全力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緊扣“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要求,堅持提質和擴容雙向發力,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加大企業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力度,支持市場主體穩定發展、穩住崗位;依託“一庫四聯盟”促進供需精準匹配,持續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堅持保重點和防風險雙側協同,聚焦“一生一困”,&&促進重點群體就業若干政策措施,2022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以上。

  二是全力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2022年全力推動實現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由制度全覆蓋到法定人群全覆蓋,積極促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適齡參保人員應保盡保;有序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全面開展社保“擴面提質”“固本培元”專項行動;加快&&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制度試點,不斷擴大工傷保險覆蓋範圍。

  三是全力打造全國重要人才高地。圍繞“加快建設全國重要人才高地”“全國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目標,聚焦“十四五”時期重點發展的33條産業鏈布局人才鏈,推行“人才強鏈計劃”,加強博士後、高技能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培養集聚。全面推進“智能+技能”數字技能人才試驗區建設,形成具有全國示範作用的數字人才集聚區。實施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千億躍升”行動計劃,加快建設“重慶英才服務港”,讓我市成為各類人才的集聚之地、輩出之地、嚮往之地。

  四是全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扎實推進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五是全力提升人社公共服務。建設覆蓋全民、輻射全渝的四級公共就業服務網絡和“15分鐘就業服務圈”;加快“智慧人社”建設,實現服務“一窗綜辦、全渝通辦”;深入推進人社服務“快辦行動”,持續推進“打包辦、提速辦、簡便辦、滿意辦”,大力拓展“一件事一次辦”,讓人社服務更高效、更便捷、更暖心。

  補齊民生短板,提升民生溫度

  “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就是我們的行動所向。”大渡口區委書記余長明&&,下一步,大渡口將加大工作力度,補齊民生短板,提升民生溫度,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余長明介紹,在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方面,大渡口將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崗增崗,拓展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做好兜底性民生保障工作,解決好人民群眾的後顧之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推動商品房市場平穩有序發展。聚焦“一老一小”重點群體,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促進老年人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社會保障、社會參與、權益保障等統籌發展;落實好新的生育政策,完善配套支持措施,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在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方面,大渡口將夯實教育和衛生兩大基礎,深入推進教育強區建設,新建義務教育學校13所,建成長江音樂學院、長江音樂學院附中、國際教育學校,建成長江人文藝術教育樣板區。深入實施健康中國大渡口行動,深化醫藥衛生改革,優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推動三級醫院建設取得突破,構建優質均衡醫療體系。做靚文化和體育兩大品牌,激活成渝鐵路、鋼花影劇院、白沙沱老街等老舊設施建築,創作更多體現巴渝魅力的文藝精品,繁榮群眾文化生活。加快重慶(國際)小球賽事中心建設,大力發展青少年競技體育、群眾性體育活動。

  從教育、健康等方面增進民生福祉

  江津區委書記李應蘭&&,過去五年,江津始終堅持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民生事業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78.5%,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文化軟實力明顯增強,平安建設成效明顯,民生福祉顯著改善。

  未來五年,為讓江津人民在多元需求日益充足的供給中共享幸福美好,江津將重點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扎實辦好民生實事。繼續謀劃實施一批重點民生工程,有效解決人口“一老一小”、住房“一舊一危”、就業“一生一困”、交通“一堵一安”等突出問題。深入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多措並舉增加城鄉居民經營性和財産性收入,使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高質量發展成果。

  二是大力推進教育強區。全力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推動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中教育特色發展,支持駐津高校和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促進産教校地融合發展。

  三是加快建設健康江津。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慎終如始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升群眾健康素質。

  四是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兜牢民生底線。

  五是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江津。深入實施新時代“楓橋經驗”江津實踐十項行動。實施黨建引領大協商、網格治理大整合、矛盾糾紛大調解、社會組織大協同、智慧&&大支撐、治理典型大培育“六大行動”。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決防止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發生。完善防範化解金融領域風險長效機制,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

  辦好“七有”實事保障民生之需

  進入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開州區委書記蒲彬彬&&,開州將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辦好“七有”實事,保障民生之需。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蒲彬彬介紹,開州將落實國家共同富裕基礎性制度安排,千方百計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鼓勵和支持返鄉創業,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深入推進“雙減”工作,持續提升教育質量和水平,建設渝東北川東北基礎教育高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建設健康開州,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升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關心關愛“一老一小”,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落實新的生育政策,推動養老托幼服務多元發展。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幫扶特殊困難群體。

  蒲彬彬&&,開州將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抓好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網絡安全等工作,全面加強道路交通、建築施工、易燃易爆、食品藥品、校園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堅持依法治區、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實施好“八五”普法規劃,加強對執法司法活動的監督制約,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更多公平正義。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鞏固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編輯: 李海嵐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8215573